襄城县立足当地实际聚力发展 补短板挖潜力唱响乡村奋进之歌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宋广军

2023-01-28 17:42:45

襄城县雷洞村特色民宿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王丽飒蔡曼玉文/图

  首山巍峨,见证今日乡村的华丽嬗变;汝水奔涌,唱响乡村振兴的奋进之歌。

  近年来,襄城县坚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环境整治、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综合治理、精准脱贫攻坚五个方面,立足当地实际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实现,让农民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能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产业振兴。为此,襄城县不断增强农业投入,力求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姜庄乡后城村的变化,就得益于此。

  走进后城村,只见田块平整、道路通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瓜果的香气。正在地里忙活的贫困户田云召说:“俺家的地一年到头都不闲着,西瓜地里套红薯,红薯收了种萝卜,萝卜收了种豌豆,一年四熟,收益比以前高多了。”据了解,该村采取的套种模式能达到一年四种,一年的亩收入达6000元以上。

  姜庄乡的农业转型之路是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之一。过去,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田间道路布局少、沟渠排灌不畅等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农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近年来,襄城县以建设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成立农业转型发展领导组,着力实施种养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提升、龙头企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拓展、农产品品牌创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六大工程”。

  目前,该县已新建高标准粮田7.9万亩,成功申报2018年度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2018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135.5万亩、总产56.3万吨,优质小麦种植面积12.6万亩,优质大豆种植面积30万亩,亩均效益800元以上,烟叶种植面积9万亩,创收3亿元,烟叶收购量、税收稳居全省县级首位;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3.7万亩,麦椒套种面积10.2万亩,蔬菜总产量14亿公斤,实现产值15亿元;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60多家,发展家庭农场500多家,新建农业生态园11家,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完成85%。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正在广袤的襄城大地落地生根。

  2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之美,基础在环境美。为此,襄城县以提升村容村貌、街容街貌、户容户貌为主要内容,以治污、治乱、改水、改厕为着力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作。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多数人印象中的农村。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襄城县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镇区综合治理、乡村河道水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地上空间治理、农村污染治理七大重要任务,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对田边地头、坑塘沟渠、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推进“厕所革命”,在污水管网覆盖乡镇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对不靠近城区不靠近污水处理厂的村,采取三格式化粪池或双瓮式化粪池进行单户改厕;实施镇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有效治理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线乱拉、房乱建“五乱”行为;根据不同区位和经济条件、人口聚集度等因素,分类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无(微)动力污水净化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对农村河溏、沟渠排水沟进行清淤和漂浮物清理。探索农村污染治理新举措,积极推广农村秸秆杂草粉碎后集中沤粪制肥。大力实施乡村美化行动,推进“空心村”治理,从根本上提升村容村貌。

  截至目前,该县先后投入资金1.8亿元,用于农村垃圾清运、基础设施完善和村庄绿化、美化和文化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98个、达标村225个。按照“绿满许昌”行动要求,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全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7%以上。结合全县国、省干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私搭乱建整治活动,拆除违法建筑4938处54.1万平方米,清理各类非法堆场84处73.97万平方米,真正做到“开窗可见景,出门能踏青”。

  大整治带来大变化。声势浩大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换来了襄城县乡村环境面貌的崭新容颜,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正在变为现实。

  3

  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产业

  春光暖人,竞相开放的花朵与连绵的青山相互掩映,一座座设计独特的民宿在葱茏绿意中若隐若现。北姚村人流涌动,踏青、采摘,欢声笑语不断。

  该县湛北乡北姚社区,是位于千年首山南麓的一个浅山村。过去,北姚群众靠山吃山,依赖传统农业种植和上山采石维持生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2010年起,襄城县封山育林,开展首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通过几年的努力,首山周边的环境获得了改善。2016年,县政府又投资4800万元,沿首山修建了一条全长13.7公里的环山旅游道路。2017年9月,湛北乡政府与河南省豫粮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流转12个行政村土地,打造万亩油菜花海。4月1日,该县成功举办第二届首山油菜花旅游文化节,仅活动当日就吸引游客12万人次,签约招商项目21个,总投资38.9亿元。

  家乡变美了,游客纷至沓来,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选择了回乡创业。原来在外地做餐饮生意的郑飞要,2017年回到家乡,把曾经荒废的老宅重新修葺起来,建成富有当地特色的民宿。“现在每天能接待200余名游客,我准备继续扩大民宿规模。”郑飞要说。现在,来北姚村赏油菜花、住特色民宿成了周边市民周末出行的必选项。

  在襄城县,像北姚这样的特色生态旅游村还有很多。近年来,该县把培育发展精品乡村旅游作为主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势而谋,精准发力,成功打造了北姚村、雷洞村等特色旅游生态村。

  提高粮食产量、厚植农业“家当”,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农村“颜值”,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农民“底气”……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襄城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