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 如何让“小神兽”安全“泳”相伴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李悦
2025-07-08 11:53:41
盛夏季节更要注重儿童游泳安全。 本报记者 邓放 摄
□本报记者 李悦
当盛夏的热浪席卷而来,不少放暑假后出笼的“小神兽”为追逐清凉奔向泳池甚至河流。但令人痛心的是,每年暑期溺水悲剧总会接连上演,据权威数据显示,溺水已连续多年稳居我国1岁至14岁儿童意外伤害致死原因的首位,无数家庭也因此蒙上阴影。守护儿童游泳安全,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7月6日,记者走访省会郑州多家游泳馆,听了听专业人士关于儿童游泳的“安全课”。
游泳前的“必修课”:
水域选择和准备工作
面对即将到来的“泳潮”,各游泳馆都已做好充分准备。河南省体育场馆中心的闫志勇表示:“夏天游泳,水域的选择至关重要。正规游泳馆配备有专业救生员、完备的安全设施和合格的水质,是青少年儿童游泳的首选。家长尤其要注意,切勿让孩子贪图方便或寻求刺激,前往江河、水库、池塘等野泳区域下水游泳。毕竟,这些地方水域情况复杂,暗流、漩涡、水草、尖锐物等潜在危险重重,即便水性良好的成年人都有可能遭遇不测,更别说缺乏自救能力的青少年儿童。”
在省体育场中心游泳馆,记者看到,50米长的标准泳池,被分为8条泳道,泳池边,防滑垫和救生器材一应俱全。而一旁的训练池,暑期游泳青少年初级班的第一批学员已经开始上课,教练正给孩子们讲解蛙泳的基础动作。送儿子来学游泳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掌握游泳技能对孩子很有好处,趁着放暑假,先让孩子来‘入个门’。”
据中心游泳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假,“每天不同时段都有游泳班开课,每个班20名学员,配备两名专业游泳教练和一名安全员,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安全。”该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保障安全,游泳班所在的训练池与对公共开放的泳池严格区分,孩子们在学习结束后会被立刻带离游泳馆,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在郑州向上游泳馆,虽然受条件所限只有一个标准泳池,但10条泳道被严格区分为对公共开放泳道和游泳班专属泳道,“从6月底开始,整个暑假我们计划开设5期游泳班,每期12天,初学者1天可以进行1个小时的蛙泳、仰泳学习。”该游泳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教练都具有救生员证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并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暑假小学员居多,我们必须保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来正规游泳班学习游泳,除了学习技术动作外,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游泳前热身运动的重要性。”省体育场中心游泳馆的救生员王国强表示,如果游泳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很容易出现遇冷腿部抽筋的情况,这也是在游泳场馆发生溺水的主要原因。“游泳前的热身动作,包括前后左右拉伸、手臂十字拉伸、反关节拉伸以及腿部拉伸。”王国强说,每次15分钟到25分钟的充分热身运动,是对自身安全的负责,更能极大提升游泳的安全性。
游泳时的“安全课”:
科学游泳与遇险自救
在记者采访中,多位游泳教练都提及对于年龄较小或游泳技能较弱的孩子,务必要让他们穿戴合格的浮具,如游泳圈、浮力背心等,并在家长陪同下在浅水区活动。此外,孩子们在泳池内或泳池边嬉戏打闹,也是严格禁止的行为。“游泳时,撞击伤害和跳压伤害都是青少年儿童出现溺水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孩子们在玩耍中互相按压头部,非常容易让救生员出现情况误判,从而耽误救援时间。”王国强表示,青少年儿童的溺水过程极为迅速,往往只是几十秒的时间,而一旦错过救援的黄金时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时刻要提醒孩子遵守泳池规则,科学游泳,不推搡打闹、不跳水潜泳、不远离家长和成人的视线。”
“当然,即便准备工作做得再好,在游泳时也难免会出现意外,遇到险情时,首先是不要慌张,要立刻拍击水面大声呼救。”王国强告诉记者,在泳池游泳遇到抽筋或呛水的情况时,遇险者应当一边呼唤他人相助,一边设法自救。呛水时,遇险者要立刻保持身体直立,让头部浮出水面。抽筋后,如果离岸很近,遇险者应立即出水到岸边找人进行按摩拉伸;如果离岸较远,遇险者可以采取仰漂在水面的姿势,露出面部进行呼吸,同时向岸边的人呼救。
“暑假期间,省体育场馆中心在所属各游泳馆都增加了救生员的配备,人员主要来自中心行政部门的员工。大家义务值班、轮流值守。值班时,所有人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判断并进行救助。游泳课结束后时,我们也会告诫家长,要监督孩子去正规游泳池而非野外游泳,让孩子们在掌握游泳技能的同时,能安全、快乐‘消暑’。”闫志勇表示,保障青少年儿童游泳安全,不仅是他们的责任,更需要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将游泳安全纳入安全教育课程的同时,也要普及游泳安全知识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尽情享受游泳的乐趣,度过一个清凉、快乐、平安的夏天!
- 标签:
- 盛夏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