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并”大田 粮田变“良田”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董化北 王珏
2023-04-25 10:28:00
□董化北 王珏
日前,走进安阳市内黄县后河镇余庄村,只见整洁平坦的道路一路向前,一片片瓜田丰收在望,一幅美丽乡村画徐徐展开。转变从何而来?一切皆因该村推行小田“并”大田,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粮田变“良田”。
该村有189户789人,2个村民小组,党员42名,村“两委”干部6名,耕地3600亩,特色产业为西瓜、辣椒、豆角种植和肉牛养殖。该村是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2年成功创建全省“五星”支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业经营增效”。余庄村充分顺应农民意愿,积极实施小田“并”大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管理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探索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
“好种田”,土地“合大方”方便农民耕种+
为解决农民耕种难问题,余庄村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积极发动群众破田破埂,破除原有地界、机耕道、水井等,小田“并”为大田,推动“合大方”。
“老百姓都愿意把自己的小家过得越来越好,同时把村集体建设得越来越好。”余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史秋文坦言,农户种植成本每亩降低了200元—300元,村里可耕土地增加了,邻里相关土地纠纷也随之减少了。
“种好田”,良田项目提高土地质量
“合大方”的地块配套建设了高标准农田项目,为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机械化作业打下坚实基础。
村民史连雪掰起手指算账:以前家中20亩地被分为8块,其中又分2块麦地、4块花生地、2块零星地,耕种极不方便;经过“合大方”重新规划分地,现在合为2块,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俺家每年光种地成本就能省下4000块钱,还能余出2个人外出打工,家庭总收入越来越高了。”他感慨道。
“种田好”,土地盘活实现效益增收
余庄村集体土地原有30余块,坑洼不平,沙埂严重。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后,该村对原来长期低价发包的集体土地进行统一收回重新发包,同时还对撂荒的小块零星地进行规划管理,通过土地规整、加强管理,村集体土地由原来在册的205亩确准为371亩,增加可耕地166亩,充分盘活了土地资源,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37万元。
“这里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最大资源就是土地资源,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围绕土地做文章。”内黄县后河镇党委书记陈利勇表示,“这项措施顺民意、得民心,我们将在更多具备条件的村,因地制宜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造,推动农田‘优质、集中、成片’,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步步迈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 标签:
- 安阳市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