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微小做起 ——一位乡村社工的工作日志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向前 吴艳君
2023-04-12 10:15:22
“只有距离村民越近,才能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村民工作开展起来就会越有效。”4月10日,当扶沟县包屯镇社工站社工刘鑫介绍工作心得时,他已经在扶沟县朱村岗村工作了一段时间。
朱村岗村隶属于扶沟县包屯镇,有两个自然村,农业人口613户,共计2482人。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村的生产模式也在变化,一部分村民选择到外地打工,一部分村民坚守村庄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生产的黄瓜、茄子、花菜等大棚蔬菜销往全国各地。
春天的乡村路边,一片片油菜花与翠绿的麦苗交相呼应,形成了大自然的美丽画卷。3月28日,根据工作安排,包屯镇社工站社工刘鑫正式来到村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以下是他的乡村社工工作首日见闻:
我的第一站是村民高大妈家。高大妈家是一个半分地的小院,在政策帮扶下,院子大门已经翻新过,小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站在门口往南边、西边看,能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一进门,高大妈正在院中洗洗涮涮,见我们到来,她马上放下手头的活儿,热情地招呼我们。高大妈今年60多岁,丈夫在2019年去世,儿子在外地打工,家里剩她和儿媳、孙子、孙女一起居住。儿媳患有精神疾病,孙子孙女在智力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高大妈一边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一边担任村里的清洁员,每天负责区域内的卫生打扫,有一份收入。
高大妈是我的服务对象之一。经过我同事的前期帮扶,她已经感受到社工给她家生活带来的变化。据她说,在社工和她儿子多次交流后,儿子对生活的态度有了较大改变,有了目标,知道出去打工挣钱了。孙子孙女拿到了想要的书包和文具,开心得不得了。
从高大妈家出来,我又走访了几户人家,认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并把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打算运用社工专业的助人方法尽量帮助他们解决。根据我的观察,朱村岗村基础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年轻人大都在外地打工挣钱,要想尽快解决村民们的一些问题,除了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外,还要有好的致富项目能落地村里,同时也得运用技巧学会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转变一些村民的观念。
一天的驻村工作结束,我踏上了返程。路上,迎着落日余晖,我总结自己这一天的收获:在农村做社工,首先必须善于说村民能理解的话,做村民希望的事,到村民中去了解问题,到村民中去解决问题。只有离村民越近,做起乡村工作来才会越有效。(本报记者 王向前 本报通讯员 吴艳君)
- 标签:
- 扶沟县包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