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五亩乡 深耕特色农业“沃土” 绘就乡村振兴“金画卷”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谢小涛 常欢欢
2025-05-22 09:30:57
□谢小涛 常欢欢
孟夏时节,灵宝市五亩乡2万亩高山优质烟叶顺利移栽,2.5万亩苹果套袋穿上“新衣”,东方希望生猪繁育基地新建的智能化猪舍即将投入使用……这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灵宝市五亩乡西淹村党支部领办的富惠农业专业合作社肉兔大棚养殖基地,阳光透过大棚顶的透光板,洒落在兔群跃动的身影上,为这片充满生机的养殖基地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辉。
“咱们大棚每天的兔子销售大概在五六十只,过节就要更多一点,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大概在10万到11万元。”西淹村肉兔养殖户杨晓禄说。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西淹村党支部组织发动群众成立富惠农业专业合作社,以肉兔养殖为基础,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探索出群众自愿、定期分红的股份合作方式,带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
2024年,全乡共投资612万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9个,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今年以来,聚焦致富增收、道路交通等,积极申请资金215.17万元,实施衔接补助资金项目2个。大力开展产业帮扶,重点扶持发展生猪养殖、肉兔养殖、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总投资1.5亿元的东方希望生猪繁育基地二期项目,目前基础设施已建成。总投资2083万元的高标准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已建成,2024年已挂果见效。总投资63万元的西淹村惠农肉兔养殖项目已投入生产。
近年来,灵宝市五亩乡积极落实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和“新河文山农”五篇文章等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灵宝市“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结合五亩乡实际情况,全力以赴抓项目、兴产业、保民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枝头“红玛瑙”,缀满乡村振兴甜日子。在2021年灵宝苹果绿色果王争霸赛中,五亩苹果荣获一金一铜。桂花村选送的红富士苹果连续三年获金奖。五亩乡地处灵宝市东南,总面积232平方公里,苹果种植面积2.5万亩,覆盖18个村2361户农户。五亩苹果以其个大质脆、色泽鲜艳、酸甜适度,耐贮耐运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
近年来,五亩乡咬定苹果产业不放松,坚持引进新品种、优化新结构、追求高质量的理念。目前市场紧俏的华硕、中秋王、新红星等种植规模逐年稳步扩大。目前,苹果年产量7000万公斤,产值2亿元。
烟田种出农业产业新图景。准确把握国家烟草产业政策,按照“生态、品质、市场”三优先原则,力求做稳做精做强做优烟叶产业。五亩乡烟叶产业推行标准化管理,实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推动烟叶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做大做强烟叶支柱产业,加大烟区水、路、站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新建、改建电烤房600余座,种植面积由12000亩扩大到18000亩,上等烟叶比例从62%上升到82%,实现产值7000万元以上,烟叶产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农旅“双融合”,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
五亩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围绕“破解农旅融合发展方式单一问题”等课题,依托山水资源,聚焦生态造林、美丽乡村建设、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等,一方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网格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成长桥村、台头村美丽乡村项目。另一方面,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实施秦岭东麓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地涵养生态修复等造林项目,创建三门峡市级森林乡村5个,为发展沿弘农涧河旅游示范带奠定基础。同时推出“田园采摘+河景露营+农事体验”等多元业态,串珠成链,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新引擎。
汇聚“八方智”,做好和美家园新答卷。紧盯苹果、烟叶、药材及三产融合等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产业模式,结合“冷链物流+电商销售”全产业链建设,持续拓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延链补链新方向。围绕“全面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标任务,实行党委班子成员“一对一、点对点”分包责任制,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项目12个,申报高标准烟草示范园项目和五亩苹果品牌,加快庄里村、盘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招商进度,真正发挥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全乡32个行政村、社区中,有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
“五亩乡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乡镇,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完善产业布局,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拓展外部市场,促进特色农产品线上交易,以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擦亮叫响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五亩力量。”灵宝市五亩乡党委书记邢亚娇说。
- 标签:
- 灵宝市五亩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