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名专家齐聚南阳,论道光电产业创新生态圈建设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孟向东 师喆

2023-04-20 11:26:49

  □本报记者 孟向东 师喆 本报通讯员 张祺瑞

  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光电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在山清水秀的南阳,光电产业也已历经了50多个春秋的发展演变。

  能否将南阳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光电产业基地?如何在南阳打造出千亿级数字光电产业集群?答案离不开“创新”二字。

  4月18日—19日,作为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的重要部分,光电产业创新生态圈建设专场活动在南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20余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光电产业、金融领域等企业代表200余人共聚南阳,论道光电产业发展之策,为南阳打造千亿级光电产业集群蓄势赋能。

  作为国内光学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智超已深耕先进光学与功能薄膜研究推广整整40年。

  谈到南阳光电产业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他举了一个例子。“如今,全球65%的数码光学零部件来自南阳。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所用到的各种数字投影机,全球每100台里至少有65台与南阳紧密相连,要么是核心零部件,要么是光学引擎,要么是整机——这是南阳开辟出的一条以微显示技术为核心的数码光电发展路径。”

  但对以中光学为代表的大量光电企业而言,想要更进一步,就意味着要面对新的挑战。“卡脖子”技术难题如何突破?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高水平科研支持?

  省科学院及时抛来橄榄枝,与南阳市政府签约共建省科学院光电研究所。“我们将依托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发挥省科学院科技创新策源地动能,积极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开辟新赛道,推动一批数字光电、光芯片等领域优质企业在南阳落地布局,助力南阳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速建设现代化河南。”中国科学院院士、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表示。

  “企业出题,科学院答题,地方政府支持”——作为全省重要的人才“蓄水池”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峰”,省科学院提出的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正当其时。这种创新模式与中光学等企业的期待不谋而合,也收获了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这种同题共答的模式太好了,能够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家与科学家良性互动。”李智超感慨,唯有聚集更多世界顶尖人才来实现颠覆性创新,方能推动河南光电产业的升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国家到底需要什么?企业到底遇到哪些困难?我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就是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切实为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做有组织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企业创新需求和地方产业升级。”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曹攀辉表示。

  围绕光电产业创新生态圈建设和河南光电产业布局发展,专家们纷纷建议支招。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廉正刚提到了产品开发中的痛点问题。“尽管光谷有大量光电子企业,但大多不具备光学计量校准的能力。这件事困扰我许久,开发出一款新产品,却没有人能给我们做认证,需要反复跑到客户那里沟通交流。”

  这个问题随着该公司布局和引进光学计量检测站点而解决。廉正刚由此建议,河南在发展光电产业的关键时期,除了不断提升制造水平,打造完整产业链也需要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能力,可以考虑布局区域性计量检测机构,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帮助。

  “我是郑州人,看到重建重振的省科学院平台日益搭建完善,对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越来越有吸引力,内心非常高兴。我期待着通过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与省科学院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廉正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