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守护青少年的“心”世界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曹志华 杜晓艳

2024-04-28 08:55:02

  □曹志华 杜晓艳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形成于社会,表现于学校。目前,因家庭因素导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接近70%。济源天坛街道由于地处济源中心城区西部,有较多外来人员在此务工、经商、生活,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相对较多。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天坛街道联合团市委坚持党建引领,围绕解决当前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不顺畅的实际问题,整合辖区团委、派出所、司法所、妇联、“五老”人员、专业志愿服务队等多方力量,一家一策、一生一案,探索形成“三类三链三增效”工作路径,着力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环境,为创建“幸福和谐星”和“平安法治星”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小光(化名),两岁时父母离婚,之后均失联,孩子一直由奶奶(低保人员)抚养。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该孩子性格暴躁,爱哭,遇到困难易走极端。针对此类父母因客观原因不具备照顾条件,导致孩子处于无人抚养状态类别的学生,天坛街道提前介入,先委托派出所寻找其监护人下落,再由民政所按程序对其落实帮扶救助政策,确属无合适监护人的,由学校安排“代理爸妈”,形成帮扶“链条”,实现“关爱增效”。

  据了解,对该学生的母亲经过多次寻找后依然未果,遂由“代理爸妈”李老师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的性格也日渐开朗起来。

  学生小明(化名),因父母离异一直跟随父亲生活,但其父亲是一名货车司机常年在外,很少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导致该孩子冲动、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经常随意离开课堂。针对此类父母具备照顾条件,但主观不愿意履行相关义务类别的学生,天坛街道由司法所先进行调解,规劝引导家长履行监护义务,再联合辖区内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和妇联等为其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督促其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形成帮扶“链条”,实现“责任增效”。

  据了解,司法所介入后积极对该学生父亲进行规劝,辖区“五老”人员何新芳联合妇联工作人员上门为其父亲做思想工作。之后,其父亲明显增强了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和交流,给予了孩子更多关爱和陪伴。目前,该学生上课注意力明显提升,情绪明显好转。

  学生小鹏(化名),较易情绪化,行为易冲动,常听不进老师的批评。经了解,其父亲脾气暴躁易怒,对孩子的教育常以批评为主,主观上想教育好孩子,但由于方法不当常适得其反。针对这种教育方法不当类别的学生,先由学校老师与村(社区)相关负责人联合进行家访,再由团委专职心理咨询师对其父母进行方法指导;存在家庭暴力情节的,由司法所提供司法保护,形成帮扶“链条”,实现“育人增效”。

  据了解,天坛街道妇联邀请该学生父亲参加该街道举办的“父母讲堂”,团委心理咨询师为其讲授管理情绪的方法,其父亲聆听后经常与老师进行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粗暴冲动行为明显减少,性格也平和了许多。此外,对已出现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由派出所实地开展“五个一”帮扶,做好普法警示教育;对罪错未成年人,则提请检察院进行分级干预矫治。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未来。”天坛街道党工委书记卢新源表示,“去年以来,我们扎实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实施‘三类三链三增效’,助推辖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质升级,在助力‘五星’支部创建的同时,让每一名青少年的‘心’世界都怀揣星辰大海,以阳光的心态和昂扬的姿态去建设更加富强美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