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放心消费 提振消费信心——省市场监管局营造优质消费环境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孔学姣
2023-03-15 11:29:1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出部署,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今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省市场监管局围绕营造更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布相关情况。
抓好示范创建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放心消费”是一项惠民举措,也是营造更高质量的消费环境、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让百姓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从而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有助于推动消费扩容升级。
我省于2019年10月启动“放心消费在中原”示范创建活动,并成立了省市场监管局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河南省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区域、示范企业(单位)、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规范放心消费创建标识、牌匾等规格样式的通知》等,进一步规范了全省放心消费示范创建认定标准,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全省各级创建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安排部署,以“放心消费在中原”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示范街区、示范乡村、示范景区、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培育力度,通过精心培育、评选和认定,一大批市级和县区级放心消费创建主体脱颖而出,在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消费规模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目前,全省已认定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区域、示范企业和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共21150家,其中:示范街区、景区、园区、乡村738个,示范企业18324家,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2088个,2022年新增示范创建主体6307家,呈快速增长态势,“放心消费在中原”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创建过程中,各地结合辖区特点,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创建模式。比如,濮阳市推行“放心消费二维码”,打造濮阳特色创建。郑州市强化“回头看”和动态监管,确保创建质量不滑坡,积极性不消退。漯河市创新推行“一店一书一牌一规”制度,强化放心消费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示范作用,优化消费体验。南阳市通过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将放心消费创建纳入联席会议统一协调开展,通过行业联动、企民互动,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开展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有效疏解消费“堵点”,体现公平消费,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此,我省出台了《河南省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承诺指引》,进一步规范线下无理由退货实体店承诺标准、程序、标识等。同时,在放心消费示范创建评选中,将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创建评价指标,引导实体店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积极做出无理由退货承诺,改善线下消费环境。
目前,全省已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经营主体7301家,无理由退货件数125.32万余件,退货金额5694.4万元。2022年新增退货承诺单位2566家,无理由退货单位数量、退货件数及退货金额均大幅增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明确将启动“国家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机制,推动12315和12345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中原”示范创建,推进诚信计量分级分类监管,培育ODR(消费纠纷在线解决)企业2000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000家,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打造放心消费城市名片。
做强质量品牌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
新发展格局下,消费被重新定义,面临加速转型升级的重大契机。我省坚持高位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努力带来更优质的市场供给、更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河南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等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9个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44个县(市、区)获批创建“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活动带动”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围绕重点产业、产品、服务等领域,我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助力30个产业60个产品质量提升,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27%,制造业整体实力升至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大力开展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共培育1个中国质量奖及13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60个省长质量奖及8个提名奖,1000多个市长、县长质量奖,示范引导全省8000家企业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了产品质量,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效提升了“河南制造”“河南服务”“河南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我省已启动“美豫名品”公共品牌培育工作,全年力争认定“美豫名品”150个以上。
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有助于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换标工作,面向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市场监管局从事地理标志保护的各级管理人员、协会负责人及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申请及专用标志申请使用专题培训。同时,指导企业积极申报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截至2022年年底,用标企业累计达到338家。按照“诚实守信保质量、创品牌,专用标志增效益、助发展”原则,省市场监管局对注重保护、使用专用标志数量多,“领头羊”作用突出的5个单位和18家企业奖补190万元,并分别授予“河南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工作突出单位”“河南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示范企业”称号。
在推进上,我省坚持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引领。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也已获批筹建。西峡香菇、灵宝苹果等7件地理标志纳入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名录,成为我省名、优、特、精地理标志“走出去”的典型代表。
创新监管方式打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各类主体有序参与市场活动的有力保障。我省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全覆盖,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健全制度机制。2021年9月份,河南调整建立了由副省长为召集人的省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对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协调指导,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落实。相继出台《河南省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政策措施抽查制度(暂行)》《河南省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制度(暂行)》《河南省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回应制度(暂行)》等三项制度,健全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制度体系。
严格增量审查。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要求,对照审查标准,严格审查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切实把好政策出口,严防出现新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2019年以来,全省共审查文件26534份,经审查调整修改文件207份。
开展存量清理。2019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等部门连续开展政策措施专项清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排除、限制竞争问题,全力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全省共梳理审查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现行有效政策措施65731件,废止和修改含有歧视性和不公平市场待遇内容的政策措施389件。
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有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着力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释放消费增长潜力。
监管利企。省市场监管局建设了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全省累计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6.41万个,组织跨部门双随机抽查1.2万次,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全覆盖、常态化。
修复帮企。探索建立信用修复机制,丰富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内涵。率先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成为监管与服务融合创新的一个亮点,以实际行动实践“放管服”的深度融合。将信用提升行动融入经营主体增量提质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中,在年报、双随机抽查、信用修复等工作环节,加强守信经营指导。
保障四大安全坚定不移守护民生福祉
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是重要的消费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三品一特”安全,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完成第二批34个省级食品安全县的复审,组织食品抽检42.5万批次,处置食品风险问题9.95万个,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首次达到99%;处置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3859项;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554份、整改问题企业757家;监督抽查重点工业产品26634批次,处置不合格产品1683个。
下一步,将继续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推动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三品一特”安全监管作为首要职责,压实安全责任、织密安全网络,让人民群众真正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健全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管理责任、监管部门责任“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两个责任”列入省委、省政府重点督查、年度考评和食品安全县评价验收内容,实现食品生产经营者“三清单一承诺”制度全覆盖、各级包保干部包保督导全覆盖。
守牢药品安全底线。实施药械保质保供工程,对阿兹夫定原料药和制剂实施全周期监管,对省内两家阿兹夫定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监管。实施监管效能提升工程,加强疫苗、血液制品等高风险重点产品监管,严厉打击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实施政务服务优化工程,对重点创新药械研发上市提前帮扶指导,提升现场检查能力和审评审批效能。实施能力作风锤炼工程,开展覆盖药监分局80%以上人员的监管执法培训,年底前完成疫苗批签发能力建设阶段性任务。
守牢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压紧压实特种设备安全“四方责任”,集中开展“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集中开展燃气压力管道、燃气气瓶、电梯等专项整治,巩固长垣起重机械、太康锅炉、郑州大型游乐设施等质量提升成效,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守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综合运用事前准入、风险监测、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手段,及时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加大检查抽查力度,全力做好“一老一小”用品、食品相关产品、危化品、电线电缆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景劲松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真抓实干、砥砺前行,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消费者协会2022年度
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9540件
解决27261件
投诉解决率92.29%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91.3万元
●全省已认定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区域、示范企业和消费维权服务示范站共21150家
●全省已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经营主体7301家
无理由退货件数125.32万余件
退货金额5694.4万元
●2022年新增退货承诺单位2566家
无理由退货单位数量、退货件数及退货金额均大幅增长
●全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27%
制造业整体实力升至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
●完成第二批34个省级食品安全县的复审
组织食品抽检42.5万批次
处置食品风险问题9.95万个
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首次达到99%
●处置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3859项
●下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554份
整改问题企业757家
●监督抽查
重点工业产品26634批次
处置不合格产品1683个
- 标签:
- 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