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 二十年全力奋进兴伟业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林晓 冯捷

2023-11-21 15:05:48

中原龙子湖智慧岛。

龙子湖公园。

鸟瞰郑东新区。 本版图片均由李哲卓 摄

  □林晓 冯捷

  二十年,让一粒种子生长为一棵树。

  二十年,让一个梦圆满为一个现实。

  二十年,还让一块热土建设成为一座繁荣的城!

  从高空俯瞰管辖面积26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370平方公里的郑州市郑东新区,林立的建筑、蜿蜒的河流、大片的绿色植被,还有极为醒目的城市地标——玉米楼、双子塔,无不令人感受到,这里满载活力与信心,飞扬梦想与激情,正用科创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用荣誉擦亮城市形象!

  增长的数字是加速发展的写照:

  自2003年1月,郑东新区启动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00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8家,国内500强企业97家,入住人口达130万人,累计建成区面积近120平方公里、建成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绿地面积4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现已经成为展示郑州乃至河南对外开放形象最亮丽的窗口与名片。

  规划先行 高起点高标准“诞生”一座城

  本世纪初的河南,城镇化率仅有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9000多万人口中七成是农民。与此同时,省会郑州2000年市区人口增至256万,只有13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过大,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城市发展空间受阻。按照当时的规划,10年内河南将有1000多万农民变成市民,郑州则要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万至600万。

  如何凸显省会的核心带动与辐射作用?如何将改革与开放的脚步更进一步落到实处?决策者积极思考,寻求突破。

  2001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围绕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郑东新区开发和环城快速路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高起点、大手笔”的工作要求,2001年,郑州市启动了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国际征集,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遴选出国内外6家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竞标,经以时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和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为评审组长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反复评审,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方案获得专家一致好评,且在随后的面向社会公示中市民赞同率第一。

  郑东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吸收了当时国际上最新的城市建设思想,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环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等理念,提出了“龙脉”水系的构想及“如意”形城市形态,跳出了传统城市“千城一面”的棋盘式格局,使整个城市充满了灵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003年1月,位于郑东新区CBD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奠基,拉开了郑东新区的建设帷幕。规划实施以来,郑东新区坚持以国际化的视野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到单体设计不断深化,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先后邀请15个国家的数百个设计团队,50余名院士、大师,300余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与到规划方案和建筑单体方案设计中。

  “高起点规划引领东区城市发展,高水平设计塑造特有的城市形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表示,“郑东新区标志性建筑群落的构建和精品建筑的纷纷崛起,得益于郑东新区始终如一坚持高品质城市空间营造和高水平建筑方案打造。”

  一以贯之 一张蓝图绘到底发展一座城

  今天,当人们的目光掠过郑东新区盛世繁华,无不为中原大地这一发展传奇而欣喜和振奋。其间郑东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之路,弥足珍贵。

  郑东新区将此理念贯彻到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等方方面面,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郑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如一地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争论、不松劲、不停步,坚持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图绘一城,一城现一图”,把规划从“纸面”落到“地面”,把蓝图从“图景”变为“实景”。

  在二十年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郑东新区的功能定位从规划之初的功能复合的城市新区,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进一步明确定位为郑东新区金融城;2016年年底,国家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后,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先导区、示范区、核心区;2022年年初进一步提升为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城。

  功能定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动态调整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十年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有无数设计团队和专家学者为郑东新区的规划建设出谋划策,郑东新区总体发展规划既定的蓝图及规划理念却始终得以坚持和延续。

  “郑东新区的成长得益于城市新陈代谢及城市要素不断的迭代、优化,并发展起来独特的城市架构,这样的架构和持续更新的机制也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建筑师、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负责人刘刚说。郑东新区的城市规划蓝图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规划,这也是其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来源。

  创新引领 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城

  2019年9月,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之时,此时的郑州正在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奋力打拼,城市GDP也已跨入万亿俱乐部,这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提出了加速发展的更高要求。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的不断强化,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必然选择。紧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河南省、郑州市决定拿出区位最优、生态最好、价值最高的郑东新区培育发展科创产业。

  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正式揭牌,翻开了全省大力推进科创产业的新篇章。

  将中原科技城建设与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融合发展,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城市先导区、创新发展综合改革示范区、要素市场改革先导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努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郑东新区一步一个脚印,以260平方公里全力支撑中原科技城的构建与发展。

  2020年开始谋划至今,郑东新区选取了国内上海张江、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合肥等多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日本筑波科学城、成都未来科技城、武汉东湖科学城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科学城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总体、片区、组团、项目4个层级,对案例的功能配比、人口结构、关键项目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中原科技城规划的编制思路。

  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城的总体发展目标下,郑东新区提出科技驱动、以人为本、数字赋能、生态引领打造科技之城、宜居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构建七大片区、十大产业集群的科研布局体系,在不改变城市总体框架的基础上优化片区用地布局,编制完成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实现科研产业用地占比高达51%,为城市功能转型提供了充足用地保证。

  “中原科技城的空间架构一方面承续郑东新区组团式发展的特质,同时也注重整体科研产业分工聚集的集群效应,这将会助力科研产业的集群发展和整体成势。”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建筑师、中原科技城总体城市设计负责人刘刚说。

  同时,中原科技城规划充分考虑区域职住平衡,进一步优化了各类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完善了科技金融服务、商业服务、三级便民服务、国际化文化艺术服务、人才服务等支撑体系,蓝绿交织、水域靓城的规划底色更是凸显了生态之城的规划特色。

  如今,中原科技城已推动多项工作取得新成果、实现新突破,累计集聚国家级平台3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家;华为、腾讯、阿里、京东、海康威视、超聚变和大华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纷纷落地布局;高标打造河南省区块链产业园、中原数据要素产业园、58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园等5个“拎包办公”产业园,推进建设商用密码产业园、粤浦白沙科技创新港等18个专业园区。

  未来的中原科技城将会提供标准更高、更为精细化、环境更美的配套,也必将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这座充满朝气的美好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