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高校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新乡市红旗区探索校地深度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贾红 张洁

2023-10-11 12:22:57

①位于红旗区的新乡国际商务中心。

②位于红旗区的新乡智慧岛。

③新乡金融岛·金融会客厅揭牌。

④河南芯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⑤“新乡智慧岛·未来之光”青年摇滚音乐节现场。

⑥新乡市城区。

  □贾红 张洁 卢千慧

  金秋时节,黄河北岸的牧野大地迎来多位“贵客”。

  他们中有专家学者,也有企业精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清华、北大校友。

  鲜花掌声、观摩交流,新乡市用满满的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让不少嘉宾纷纷感慨:“感受到了新乡的诚意和活力!”

  “我们将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联系,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关注红旗区,为红旗区的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新乡市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说。

  新合作落地,朋友圈扩容,一切都只是红旗区探索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缩影。

  视高校为靠山

  以开放引人才

  苏静是北京大学毕业的河南校友,同时也是作业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就在去年,作业帮与红旗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作业帮直播课豫北教学中心项目,推动新乡教育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将选择合适时机让相关硬件设备生产线在新乡落地。

  “综合各个方面考虑,新乡市红旗区都是我们优中选优的最好选择。”其实,让苏静和她的团队做出合作决定的,既有当地政府部门的真诚支持,更有当地优越的高校资源和人才供给条件。

  宝龙城市广场,新乡市城区主要的商圈之一,每逢夜晚和周末,这里总会被年轻人“占领”,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高校的学生。

  红旗区内驻有5所高校(新乡医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学院、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各类在校学生约15万人。对红旗区来说,高校早已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探索校地融合,红旗区有着天然的基因。

  近几年来,中央及省市先后出台文件,提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校地合作提供了更多思路和可能。

  “要用好当地高校资源,推动城市与高校共生共荣、双向赋能。”“要打破观念围墙、校园围墙、体制围墙,走出校门办大学,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

  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待,让作为非省会城市中高校资源最丰富的新乡有了更多谋划。

  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也多次强调,要“持续完善校地合作机制,推动实现共建共融、共享共赢”“聚焦校地共建、产业转化,做到双向发力、形成合力”。

  作为新乡市的主城区和核心区,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

  “高校就是我们最大的靠山!”在刘宏锋看来,未来最大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核心是人才,高校多、科研机构多是红旗区最突出的优势,校地合作既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所需的人才,也能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舞台。

  2017年,全国首个公立本科3D打印学院在新乡学院开办,一项科技前沿的学科专业在中部小城的高校诞生,背后正是红旗区政府联合院士专家的极力争取。如今,依托该学院,红旗区又建设起3D打印产业园,进一步吸引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个高校入驻合作,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有”的产业新路。

  以创新引领开放,在开放中推进创新,红旗区大力发展“院士经济+校友经济”,借助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平台,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已为高校、企业引入技术研发团队20个,320多名高校的博士、副教授以上专家到企业担任学术带头人或研发项目负责人。

  搭平台强互动

  让科研成果落地生金

  “靠山”靠不靠得住,要看实际成果怎么样。

  校地合作,首要的就是科技创新,高校研究成果需要落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支撑,双方意愿强烈,但却有事实上的困难。

  创新成果在本地缺乏产业承接,企业实际需求缺少相关领域科研,一句话,供需衔接不上。

  能不能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成了校地合作走向深入的关键。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各种性质的废水、废气、监测等治理一站式服务公司,尽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但针对如何催化氧化废水污染物的低碳消减这方面却遇到了“瓶颈”,转变的时机来自简单的一场“揭榜挂帅会”。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陈军团队看到了难题榜单,这一技术需求正与他们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成功开发出撬装式一体化电化学设备,目前已经批量生产。

  企业有难题“发榜”,高校凭本事“揭榜”。红旗区围绕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通道”,促进创新链、政策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金融链实现深度融合。

  一方面,围绕产业建平台,精准解决制约辖区主导产业在创新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辖区企业百合光电自主研发的可调谐激光器、紫外老化测试系统、UV-LED平行光源填补了国内空白,百合光电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NIGEL教授团队搭建中英特种光源国际联合实验室,目前正在光刻光源领域努力实现突破。

  还有巴山航空和上海交大合作共建的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芯睿电子与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共建重点实验室,北方仪表与西安交通大学、纳宇与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天宁种业和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尹钧共建中原学者工作站,金航检测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赵振业院士团队合作建设先进材料服役可靠性评价中心……目前全区已建立省市各级科研平台、产业研究院共102家。

  另一方面,围绕创新招项目。各级各部门带队招商,围绕高校优势专业,谋划优势产业。

  “红旗区校地合作科创周”活动、金融机构项目路演、高峰产业论坛……“拢人气”“搭台子”,聚焦贯通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红旗区一系列的硕果颇丰——

  目前,红旗区通过平台活动签订的技术合同登记额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2022年达到6亿元,预计2023年将超过8亿元。2023年以来,校地共同组织各类科技成果交流、校企需求对接活动、高峰产业论坛等130余场,对辖区200多家企业进行技术需求专家问诊活动,帮助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395项。

  一个月后,第六届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览会将再次在新乡举办,红旗区目前正积极对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未来可能在共建实验室、研究院等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机制保障

  校地融合走向多层次、全方位

  新乡市牧野路与友谊路交叉口,新成立的河南师大附中红旗学校正紧张施工,预计明年即可实现招生。“新乡又添一所好中学,孩子能有更多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当家长太高兴了。”市民高兴地说。

  从动议到接洽、签约、开工,时任红旗区委副书记王平平多次带队前往河南师范大学召开座谈会,为得正是让双方联合办学尽快落地。

  将高校视为“靠山”的红旗区,深知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机制才是校地合作走得长远的根基。为此,该区成立了由区委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红旗区服务高校工作专班,构建起“6+6+N”的校地合作服务模式,由6名县级干部分别联系服务6所高校,为每所高校配备1名科级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每周研究校地合作事项,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推动校地意向合作走向实质合作。

  今年以来,路过新乡学院的市民会发现,学校拆掉了一部分围墙,建设了口袋花园、绿植步道,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新乡医学院,两个校区之间横跨马路的天桥也已修通,即使是交通高峰也不用忧虑出行安全。

  新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改善提升,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红旗区和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推进、快速落实,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校地合作的领域也在从科技创新蔓延到基层治理、城市建设、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诸多方面。

  河南科技学院的学生们走出校园,拿上画笔,在街道的墙上留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地上的井盖也戴上了“笑脸”,青春活力四处涌现。

  红旗区卫健委与新乡医学院联合成立校地合作医师培训基地,组织人员对红旗区基层卫生人员系统、全面的培训,提升基层医师整体水平。

  往南不远,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接待着全省各地的患者,新乡医学院一附院红旗院区也已动工开建,未来红旗区群众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

  红旗区打造校地党建联盟,号召驻区高校投身红旗区基层治理工作,以结促建,以帮促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新乡学院团委与共青团红旗区委共同打造“灯路英才计划”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返家乡“向基层报到”,带领学生走进红旗区、了解红旗区、服务红旗区。

  “我们将依托辖区高校集聚资源优势,进一步厚植校地合作优势,营造校地合作胜势,不断为校地合作注入强劲新动能。”红旗区区长刘怀斌表示,红旗区将继续全面贯彻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深入落实市委“创新引领行动”,着力将红旗区打造成河南省校地融合的标杆区、科技转换的示范区、新兴产业的产源地和创新创业的首选地,为实现新乡“向新而行,常创常新”贡献红旗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