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一个文旅新“物种”的诞生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张体义

2023-04-18 13:13:20

“只有河南”乾台演出现场。关洋 摄

游客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游览。本报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体义

  4月15日晚,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下简称“只有河南”)精彩落幕,文学的星空与戏剧的幻彩交映生辉。

  去年以来,落地在“只有河南”的大型活动逐渐增加。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的落地,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曝光率,也为景区带来了客流量。

  “只有河南”于2021年6月6日开城纳客。在运营1年多的时间里,受疫情影响经历了5次闭园、6次开园的“窘境”。尽管这样,截至2023年3月17日,“只有河南”已累计接待来自全国235个城市的游客超130.5万人次,观剧人次超652万;仅在2023年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9.6万人次,其中超三成来自省外。

  “只有河南”是什么?

  它一问世,就引来文旅界的关注。

  有专家认为,“只有河南”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式戏剧主题公园。不同于文旅演艺在传统主题公园中的存在形式,它打破了以往戏剧演艺的固有模式,突破了此前一个主题公园内只上演一部演艺作品的局限。

  有专家认为,“只有河南”拥有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总时长近700分钟的剧目、近千名演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演出时间最长的戏剧聚落群。在这里,戏剧成为文旅产品的核心牵引力。

  而在运营者看来,“只有河南”是深耕河南30年的建业集团联袂导演王潮歌共同创作的一部创新文化作品,一个文化+旅游“共鸣于心”的新一代文旅产品。

  不论如何定义,没人否定“只有河南”是文旅融合的一种新形式、文旅世界的一个新“物种”。

  建业文旅工作人员毕超介绍,“只有河南”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通过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

  这是国内第一次将高雅、严肃的戏剧艺术形式作为“被消费主体”,而不是景区配套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品”。

  毕超进一步分析说,将传统的观光旅游,用戏剧的方式转化成了带有共鸣性的体验式旅游,这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属首创。

  “只有河南”甫一问世,就引起了年轻观众的极大兴趣,也得到了业界的关注。著名主题公园研究专家董观志认为,它不仅超越了主题公园传统的造园理念,而且“颠覆”了主题公园经典的游乐模式,是凤凰涅槃式的强势迭代和深度蝶变。

  “只有河南”的出生既赶上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风口”,也赶上了疫情频发期,既幸运又尴尬。

  项目开城首演直播,全网播放量4160万次;开业10天内,项目7次登上央视。微博话题“有21个剧场的戏剧幻城”,阅读量3.7亿次,在微博平台累计6次登上“同城热搜”第一,抖音热度排名本地第一。作为一部极具创新力的文化作品,“只有河南”开业后品牌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只有河南”具有省外游客占比高、年轻游客占比高、客户黏性强等特征。

  “只有河南”不同于山水景区和主题乐园。它以演艺为主,为保证演出效果和服务质量,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演出设备,运营的成本相对较高。疫情防控期间,景区面临着频繁闭园、游客数量减少、运营成本陡增等种种不利因素,运营压力可以想见。

  毕超介绍,为在逆境中实现突围,景区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将丰富多元的剧目内容与历史文化融合互动,通过与“非遗”结合的方式打造文创产品;不断打造创新性文化活动,如“麦田里的博物馆”将文化符号嵌入景区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景区服务深入结合,创造新颖的服务内容,如推出“二十四节气服务”创新措施。更重要的是,包括二次消费在内的非门票收入成为景区成长的重要引擎,这就需要景区持续不断地创新。

  经过将近2年时间的运营,“只有河南”目前拥有员工1400余人,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开业至今,日均入园游客3000人次左右,长假及周末日均近8000人次。这些数据印证了景区从观光游向体验游的转变是成功的。

  调研中,运营方和有关专家认为,这个文旅新“物种”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成长的瓶颈,比如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日常运营成本高,固有产品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等问题。专家指出,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文旅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帮助文旅企业打造知名的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另一方面,景区应注重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文旅企业的合作,储备和建设一批吸引力、感召力和带动力强的文旅文创融合项目,打造展示河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