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促开放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田宜龙 范坤鹏

2023-03-07 12:57:38

洛阳综保区投用后,叠加效应充分释放。洛阳综保区供图

2021年12月,洛阳综保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范坤鹏 摄

洛阳综保区开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范坤鹏 摄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本报通讯员 张文武 汪冰冰

  今年年初,洛阳综合保税区与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进行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中国一拖出口巴西的14台东方红拖拉机及配件完成通关试单并顺利进驻保税仓库,共同开辟了出口货物通关新模式。

  “这标志着洛阳综保区已顺利融入全市海铁联运高效通道,为充分发挥综保区豫西地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洛阳综保区有关负责人说。

  洛阳综保区于2020年获批设立,并于2021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洛阳迈上开放发展新台阶。按照洛阳市“优势与特色”结合发展、“网内与网外”联动发展、“科技与贸易”协同发展、“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洛阳综保区重点发展保税智能制造、保税设计研发、保税智慧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和现代服务业五大重点产业。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志,也是洛阳的崭新气象。目前,洛阳综保区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为洛阳市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厚植体制机制新优势提供助力。

  顶层设计明晰

  洛阳坚持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洛阳综保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定位。

  “要加强政策研究,深入研究综保区的平台功能、优惠政策,真正与洛阳企业的需求对接起来,加速释放制度改革创新的政策红利。要尽快做大综保区业务,深入对接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创新监管方式,再造监管流程,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激发内生动力。要有效开展招商,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面向有进出口需求的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推动综保区建设提质增效。”洛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洛阳市在赴先行地区考察的基础上,对洛阳综保区发展定位开展了专题调研工作,进一步明晰了“保验收、稳开局、争上游”的“三步走”战略,明确了打造成为“一平台、三中心”(洛阳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平台,面向全国的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及材料保税制造中心、国际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服务中西部的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

  方向既定,目标可期!

  为进一步明确洛阳综保区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方向,洛阳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关于促进洛阳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洛阳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洛阳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在洛阳市商务局主导下,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多场中国(洛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暨综合保税区政策宣讲活动,专题宣讲综保区的政策优势。

  基础设施完善

  2021年12月2日,由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单位组成的国家联合验收组,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对洛阳综保区进行正式验收。经严格评审,验收组一致认为,洛阳综保区已具备开关运行条件,同意通过正式验收。

  顺着时间的脉络回望,2020年5月,洛阳综保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我省第四个综保区,范围是洛阳市四期总体规划西边界,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37平方公里,围网面积1.34平方公里;布局四大功能分区,即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保税研发区和口岸作业区,总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工程建设投资概算53.76亿元。

  洛阳综保区获批后,洛阳市顺利完成了565户40万平方米民宅、24家5万平方米企业拆迁及围网内国有建设用地征收工作,并按照《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完成了隔离围网、内外卡口、查验中心、区内道路、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7月,洛阳综保区通过省级预验收。

  据洛阳综保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洛阳综保区(含企业)共完成建筑面积约17.54万平方米。其中,海关查验仓库、内外卡口、熏蒸房、综合服务楼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保税仓库约9.98万平方米,保税工厂约3.46万平方米;保税研发设施1.1万平方米。海关监管用房及监管配套设施已按照工作专班要求全部配置到位。同时,加快了智慧冷链仓库、标准厂房建设前准备工作,文探、地勘已完成。省政府对洛阳综保区的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运营能力提升

  今年春节期间,洛阳综保区管委会与洛阳海关全力保障企业进出口需求,24小时通关服务不断档,有力推动了洛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

  据洛阳综保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货物实现洛阳本地通关,一方面可以借助洛阳综保区便捷、高效的保税仓储服务,持续提高企业进出口通关效率和资金周转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后续企业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借助综保区平台提升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和辐射能力,以保税制造强化高端产业引领。

  招商引资初见成效。洛阳综保区积极开展招商、邀商、推介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挖存量,对洛阳市进出口额排名前30位的企业及涧西区外贸企业进行梳理,集中走访对接,积极争取相关企业充分利用综保区平台。

  谋增量,通过组织洛阳综保区入区项目签约仪式,参与豫台经贸洽谈会中原论坛、第二届(洛阳)跨境电商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全年共接待赴综保中心考察企业、团体近50个,洽谈对接项目20余个、落地项目10个;积极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早日发挥效益。

  去年以来,洛阳综保区按照“政府主导、建管合一、管用分离”的原则,采取“管委会+公司”运作模式,随着机构人员调整到位,进一步理清了行政与市场功能,为综保区常态化运营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业务开展取得新突破,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资格获批,为综保区聚集优质企业再添新优势。在丰富综保区业态的同时,也实现了洛阳市跨境电商交易模式的新突破。在配套服务方面,为提供更加完善的通关服务,引入报关行3家、货代企业5家、物流企业4家,不断提高对区内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叠加效应释放

  去年11月,经洛阳海关监管,由河南吉乐富跨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32个清单的马来西亚商品,在洛阳综保区顺利验放。这是洛阳市首批1210跨境电商模式销售的商品,标志着洛阳跨境电商进口零售新业态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年来,洛阳市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公共海外仓布局建设等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更多“洛阳制造”走向世界。2022年,洛

  阳跨境电商综试区在国家年度考核评估中居第二档。

  为引导、扶持跨境电商发展,洛阳市围绕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公共海外仓布局建设及“打造空中经济廊道、贯通陆海经济通道、拓展网上经济走廊”的目标,统筹推进空中、陆上、海上、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持续提升跨境电商通关效能。截至去年年底,跨境电商通关平台累计通关106万单,“洛阳制造”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67个国家和地区,跨境出口包裹运输时限由原来的10天以上缩短至7天以内,进一步提升了跨境电商国际物流时效,降低了发货成本。

  预计今年,洛阳市将孵化100家以上跨境电商创业企业,培育2个以上交易额超20亿元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还将大力推进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建设,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助推“洛阳制造”走得更远。

  洛阳综保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阳综保区将依托洛阳高新区、河南自贸试验区洛阳片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位叠加优势,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总体要求,结合洛阳科研院所多、装备制造业基础好的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聚合保税智能制造、保税物流、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展示等功能,通过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建设“智慧型园区”,打造中西部地区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保税区,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