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助推六大工程 高擎发展龙头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孟向东 王松林
2022-09-06 14:23:01
艾草特色产业。
孟向东 王松林
初秋时节,卧龙区新引进的中欧智能医疗及光电创新创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工地,施工正酣。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光电、医疗、机械加工、仪器仪表、智能装备等生产车间及配套研发中心、企业孵化中心等其他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这是该区实施招商引资“栽树工程”的一个缩影。
南阳市卧龙区是南阳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和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先后被评为中国月季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科普示范区。这里文化底蕴厚重、交通便利、产业明晰,蕴藏着跨越发展的澎湃动力。
2022年是卧龙区在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实现腾飞的关键之年,按照南阳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卧龙区提出了以隆起高峰为引领的“一二三四六”工作布局,持续叫响“卧龙成高峰,出彩我先行”主题,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壮骨工程”,招商引资“栽树工程”,城市更新“换颜工程”,商贸文旅“引流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春雨工程”,民生保障“强基工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区上下人心思进、突破争先、勇争一流的精气神显著提升,加快开创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新局面。
招大引强
提速经济发展
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和“火车头”,卧龙区实施工业经济“壮骨工程”,招商引资“栽树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春雨工程”,坚持“项目为王、工业项目是王中王”不动摇,攻坚克难,跑出了经济发展的卧龙速度。
强链成群加快突破。位于卧龙区的牧原集团,几年来,延展周边、上下游产业链,通过打造智能装备、生物制药、产业链配套3个百亿级产业园,企业规模快速壮大,也带动了一系列项目落地。卧龙区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艾草制品等6大产业链条,落实产业链链长、产业联盟会长、行业秘书长“三长制”,通过招引上下游企业配套集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布局创新链,带动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该区依托产业基础,布局发展柔性显示、头戴式AR/VR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形成支撑。
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8月14日到19日,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带队赴北京、青岛、上海、南通开展“一把手”精准招商活动,围绕南阳市产业链招商图谱,访企业、谈项目,进工厂、下车间,面对面推介卧龙发展优势,点对点了解企业投资动态。卧龙区成立11个招商服务专班,深入研究招商政策,依据自身优势,面向“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发达地区,瞄准三类“500强”企业,用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加快大项目、好项目招引实现突破。上半年卧龙区纳入全市集中签约的项目65个,总投资328.9亿元。招商引资工作整体排名进入全市第一方阵,6月份当月签约项目数量更是位居全市第一。海元物流商城项目总投资65亿元,占地面积为5000亩,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郑州、武汉、西安之间规模最大、业态最全、标准最高、理念最新、多功能综合型、现代化智慧型的综合物流产业平台。江苏超电超级快充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6亿元,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元,年均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5亿元,年均上缴增值税及其他税金2亿元。项目投资体量大、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
优化环境增强吸引力。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卧龙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竭尽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大力推广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全面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在服务企业上增温度,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严格落实县处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健全问题快速收集、督办、落实机制,真正实现全周期、全流程高效闭环服务保障。在要素保障上强力度,针对企业“供地难”“融资难”问题,卧龙区挖掘辖区内有效资源,千方百计储备一批产业用地、建设用地,扎实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整治专项行动,建强区属国有功能类平台公司,加强政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卧龙区的营商环境工作在全省54个建制区中排名第8位。
协调发展
增强民生福祉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幸福的成色,必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卧龙区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强基工程”,城市更新“换颜工程”,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采取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城市稳就业,乡村稳发展,打响卧龙教育品牌,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分也更加殷实。
持续推进城市提质更新。卧龙区按照“精筑城、强功能、优管理、兴产业、惠民生、广聚人”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提质行动,涉及10个城市片区60个征迁改造项目,实现10大片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发挥商业业态、文化资源、教育资源等优势,打造化纤厂区域、乔官庄区域城市更新亮点工程。其中,化纤厂区域改造项目由河南新田360集团一期投资30亿元,建设规模40万平方米,被定位为“新田360商业+高端住宅”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其中商业近5万平方米,解决安置困难职工1900余人;乔官庄中州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336亩,建成后可容纳近40000人在该区域居住生活,将是集居住、办公、商务、购物、文化娱乐、社交休闲于一体的超大城市综合体。
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卧龙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做好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千方百计抓好粮食丰产丰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6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4亿斤以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持续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大力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下沉,持续优化农村公共服务。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卧龙区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坚定不移推进完全学校建设,推广集团化办学经验,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卧龙教育品牌,进一步把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扎实推进医改,切实提高医共体建设质量,加快健康卧龙建设。
绿色宜居
共享生态成果
蓝天白云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见,是卧龙群众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直接感受。
卧龙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商贸文旅“引流工程”,发挥卧龙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全域化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打造文化生态旅游高地。卧龙区大力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响“遇见卧龙遇见美”旅游品牌,全面发展观光体验、户外拓展培训、亲子游乐、乡村游学等业态,打造市民观光休闲娱乐目的地、出城“半小时旅游圈”。加快完善卧龙岗文化园配套工程,一期项目“十一”前建成开园。推进月季博览园提质升级,规划建设龙王沟景区康养基地、独山文旅综合体,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服务品质,推动文旅资源大区向文旅产业强区转变。
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在今年水利部、财政部组织完成的第一批55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实施情况终期评估工作中,卧龙区被评为优秀等次,也是河南省唯一入选优秀等次的项目。该项目着力恢复农村河湖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再现了碧水环流、沟岸常青、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光,惠及该区5个镇(办事处)41个行政村170平方公里的11.24万群众。同时,卧龙区创建“美丽小镇”1个、“四美乡村”11个、“五美庭院”9000户,发挥示范作用。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管护机制,推进农村路域环境、村容村貌、“厕所革命”、绿化美化等全面提升。
该区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和“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向“落后观念、标准不高、不敢担当、效能低下、官僚习气、能力不足”宣战,锤炼“新实快严”作风,打造一支“逢旗必扛、逢先必争、逢冠必夺”的卧龙干部队伍,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勇担卧龙使命,跑出卧龙速度,实现卧龙腾飞,拼出卧龙形象,以卧龙一域之光为南阳全局添彩。全面落实“13710”工作制度,健全“明责、履责、督责、追责”闭环落实机制,坚持“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各项任务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诸葛躬耕地、如画似玉城。卧龙经济的腾飞,来自产业的快速隆起;卧龙人民的幸福,来自城乡统筹发展;卧龙的良好生态,来自绿色的发展理念。
卧龙正朝着助力南阳建设河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坚定信心,拼搏奋斗,奋力谱写卧龙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陈辉摄
- 标签:
- 卧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