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发展“风生水起” 赋能“速成高原”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孟向东 张中坡

2022-09-06 14:17:07

郑渝高铁驶入方城站。陈新刚摄

  孟向东 张中坡 张栋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方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建设经济强县、文旅强县、生态强县,打造开放、创新高地,共建幸福美好家园,建设富强美丽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城,经济社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全方位赋能“速成高原”的良好态势。

  十年来,方城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力践“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抓牢疫情防控,稳住经济大盘,确保发展安全,圆满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乘势踏上逐梦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郑宛门户城市的奋进新征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突出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跨越赶超。2021年,经济发展高质量考核评价居全省96个非重点生态功能区第35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8亿元,均为2011年的2.5倍。粮食总产量14.6亿斤,农业特色产业经济规模突破30亿元,畜牧业产值达25亿元,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国家4A级景区达到3个,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实现翻番,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县。三次产业结构为20.2∶31.3∶48.5,实现“三二一”历史性突破,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动能持续积蓄,发展空间有力拓展。

  主导产业实现新突破。坚定不移“兴工强县”,突出开发区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坚持不懈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形成装备制造、超硬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优质工业项目“平地起谷堆”,被评为河南省高质量产业集聚区,方城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轴承集散地和中国金刚石之都。以轴承为重点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企业70余家,成为全省三大轴承产业基地之一。超硬材料产业成为全省开发区十强“新型产业链”,企业30余家。医药制造产业形成中药材深加工和生物药品两个产业链条,企业15家。2021年,工业总产值达263.3亿元,开发区入驻企业141家,其中“四上”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

  城乡融合展现新面貌。实施城市提质工程,创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聚力中心城区、高铁片区、开发区“三区融合建设产业新城”,打造“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宜居新典范”。开展“三河一廊”环境综合治理,形成“4条景观带、4个主题公园、16个游园、5级潘河橡胶坝、3个大型音乐喷泉”的市民健身休闲空间格局。围绕“打通主动脉、畅通内循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郑渝高铁、周南高速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3700余公里,开通裕宛城市公交和56条县乡客车线路,行政村通班车辐射率达100%,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城市日供水能力6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5.5万吨,燃气普及率92.6%,城镇化率44.8%。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全覆盖,获评全省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标县。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实施农村“户户通”工程、光荣合作社分红、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特困人员“四集中”等“方城战法”,10.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9年5月高质量实现“贫困县”摘帽,在全省33个县退出贫困县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验,全省“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现场会在方城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国家表彰。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推进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农村联片治理,按照“五大振兴”、A级景区标准,深入实施产业培育、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大行动”,15个乡镇示范片区初见成效,四大县级示范片区成为“样板区”。博望镇前荒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小史店镇傅老庄村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杨集镇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社会治理彰显新成效。借鉴“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整合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和社会力量,构建一网统揽、多网融合、四级网格联动的精细化网格体系,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内容,将城乡综合网格化整合为综合性全科网格,实现社会治理由“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全科网格化社会治理工程入选河南省“我为群众办实事”100个群众满意度高的服务项目。建立现场办公、招商考察和下沉接访“三个一”工作机制,持续抓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打造反恐防恐、扫黑除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升级版,获评全省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县。创建省级法治乡镇和国家级民主法治村4个,成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工作先进县。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享为目标、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重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一大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各类社会保障持续提标扩面,民生兜底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获评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试点县。科教文卫均衡发展,办学质量跨入南阳市第一方阵,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高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健康方城,被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获评“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城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创成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普工作示范县。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1年增长2.2倍、2.7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拥护“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以“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以农村党建“四个一”机制为引领,接续发力全域党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五星”支部创建。实施“强基固本”行动,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建创新提质,“两个作用”充分发挥。全面推进“清廉护航”行动,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深化以案促改,强化廉政教育,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抓好上级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政治巡察实现全覆盖,形成“遍地是规矩、满眼是正气”的良好政治生态。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当前,方城县广大干群正迸发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干劲和热忱,保持初心如磐的定力,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奋楫笃行,奔跑逐梦,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城、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