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 明确“1351”发展思路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张蒙 杨国宇
2025-11-12 09:25:05

沁阳市怀府恐龙园摩天轮。
□张蒙 杨国宇
沁阳,历史厚重、文化荟萃,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和全省历史文化名城;曾是全省“十八罗汉闹中原”的一员骁将,经济总量长期领跑焦作。
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沁阳市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认真落实焦作市委对沁阳提出的“五个当示范走在前”系列要求,立足全局谋发展,顺应期盼惠民生,明确“1351”发展思路,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精彩答卷。
“1351”,即紧盯一个目标、用好三个抓手、坚持五个原则、强化一个保障。紧盯一个目标:坚持“五个当示范走在前”(创新引领发展、工业强市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党的建设),在现代化焦作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作出新贡献。用好三个抓手:抓创新、强工业、兴产业。坚持五个原则: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党的法宝;坚持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提纲挈领,注重抓纲带目;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持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强化一个保障: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机制。
如今,在这一发展思路指引下,沁阳创新驱动力日益强劲,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发展持续力不断厚植。
抓创新:“1234”行动 激活县域发展动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1月4日,走进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创新活力扑面而来。
中白国际联合实验室基于“功能纤维的恶臭气体净化”技术,通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成果鉴定,整体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机硅新材料研究团队与焦作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树脂基高端溶剂型背涂材料百公斤级生产试验取得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河南一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美丽中环境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河南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上榜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这里已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活力高地。
秉持“政院合作、共建共享、落地团队、市场运作”的理念,沁阳市主动融入河南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积极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合作组建全省首家县域科创园,打造集“应用研究、小试中试、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于一体的新型创新平台,让一座“不走的科学院”扎根在这座豫西北小城。目前,已建成两大园区、6大省级创新平台,引进专家团队32个,孵化企业54家;科创园沁北中试基地19个项目年底建成投用,届时将有效实现以精细化工中试项目带动传统化工产业全面转型。
沁阳市以科创园为引领,强力实施“1234”创新行动,打造一流创新高地:
“1”,实施10大科技创新项目。年产4.7万吨医药化工及有机新材料中试项目、合成生物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年产300吨聚苯硫醚中试等10个项目,或替代进口,或国内领先,或市场前景广,凸显该市创新高度。
“2”,打造科创园2.0版。依托科创园30多个创新团队与该市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依托省科学院引入更多的央企、高校和科研院所,不断扩大创新生态圈,为全市重点企业产学研用提供科技支撑,在环保和精细化工新材料的基础上,培育光电信息、智能制造、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将科创园打造成全省一流创新高地。
“3”,着力提升三个主导产业创新水平。提升化工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以精细化工中试项目带动传统化工产业转型,重点加快科化公司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建设;加快晋控天庆、昊华宇航、国顺硅源的聚苯硫醚、电子三氯硅烷中试项目建设投产。提升先进金属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以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新产品研发应用带动产业向特色、高精尖产品转型,推进宏达钢铁与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向高附加值特钢转型;推进兴发铝业与湘潭大学合作,打造中部地区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基地。提升电池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推进电池制造产业链向新能源电池产业转型。
“4”,完善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四个体系。企业主体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5个,高新技术企业56个,种子企业动态保持20个;创新平台,培育焦作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3个达到2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6个达到71个;成果转化,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10.2亿元;人才引育,柔性引进数百名高级人才。
强工业:集群发展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深秋时节,寒意渐浓。沁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重点项目建设的“热度”和“速度”不减,“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干氛围愈发浓厚。
河南沁园春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年产2000吨亚磷酸三甲酯、1000吨亚磷酸三乙酯项目快速推进;河南闽创科技有限公司报废汽车发动机再制造绿色循环项目一期年产3万台发动机再制造项目,车间主体建设完成;溥澜晶英(沁阳)合成生物产业园厂房清理改造有序推进,兰化所催化剂实验室、宇邦年产1000吨锂电池添加剂等项目陆续入驻;四联化工投资3亿元的年产14500吨电解液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河南省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一期12个项目正在调试……
今年1到9月份,沁阳市实施省、焦作市、本级重点项目200多个,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蓄势夯基,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县域强。沁阳市聚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昊华宇航、晋控天庆等龙头企业,大力推动氯碱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形成相互促进、链条相接的系列化、精细化、多品种化工新材料;国顺硅源公司生产的高纯二氯二氢硅项目被批准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先进金属材料产业。依托兴发铝业、宏达钢铁、天鹅型材,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智能化、高端化,围绕铝、铁综合循环利用,持续扩大中高端产品规模,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化,积极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沁阳碳素进入2024年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广东兴发、天鹅型材被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
电池制造产业。依托正效新能源、标新电源等龙头企业,引导铅酸蓄电池转型发展、产品提升、规模扩大,同步推进铅碳电池、钠盐电池、储能技术利用。电池制造产业链,已经形成“铅蓄电池—再生铅—铅蓄电池”的完整闭环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河南正效被认定为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24年进入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
工业是沁阳发展的硬核支撑,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是沁阳工业一张最耀眼的名片。围绕创建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挥辖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优势,构建再生钢铁、再生铅、再生纸、大宗固废利用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和生态安全协同共进,沁阳市化工园区D级园区创建成功通过省级复核。
如今,沁阳已形成23个工业门类,规上工业企业达227家,拥有28.9平方公里的省级经开区,3.95平方公里的省级化工园区。1到9月份实现工业产值287.9亿元,工业根基愈发坚实。
兴产业:融合提质 绘就强市富民图景
在沁阳市紫陵镇头饰产业园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地生产,车间门口,一包包头饰整齐地堆放着,等待着运往国内国际市场;在焦作首个智能云仓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沁阳市数字电商产业园5G数字化智能物流云仓内,50多家企业启动“一件代发服务”,年物流规模有望突破5000万元。
产业兴则城市兴,民生优则百姓安。在“兴产业”道路上,沁阳市坚持特色发展、业态培育、文旅拓展、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特色发展。出台《沁阳市提升发展传统富民特色产业推进方案》,大力支持黑陶、头饰、驴肉、怀药等富民特色产业发展。西向镇入围2025年镇域经济中部六省100强,焦作唯一;紫陵镇年产头饰2.8万吨,年产值达21亿元,借力“互联网+乡村产业”模式打开国内国际大市场;柏香镇正加速迈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一个个特色产业让“兴产业”工作出彩精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多元增收。
业态培育。该市巩固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创建成果,充分发挥电商物流分拣中心及200个村级站点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县域综合物流服务网络;推动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鼓励支持大型商贸企业拓展智慧商超、餐厅等新零售业态;稳定房地产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健康发展;谋划发展低空经济、合成生物、光电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旅拓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一山一谷一园一城”文旅总体架构,积极推进5A级神农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万里茶道太行陉沁阳段联合申遗工作深入推进,大型红色现代怀梆戏《杨介人》展演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朱载堉纪念馆成功入选“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题线路,沁阳成功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2025年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沁阳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接待游客9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3%。
乡村振兴。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累计消除风险数占监测对象总数90.8%,焦作第一;严守40万亩耕地红线,扛实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争创国家级制种大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创新推行“三个一”工作法,以“一张网”织密服务触角、“一盘棋”统筹多方力量、“一键通”激活数字效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沁阳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沁阳市聚焦高品质城市建设,全力配合焦洛平高铁沁阳段建设工作;沿太行高速、沁伊高速将于年底前通车,公路网密度位居焦作、全省前列。高标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一批雨污管网改造提升、供水供热管网工程扎实推进,城市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针对用水紧张问题,成立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工作专班,小浪底北岸灌区向沁北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南水北调水已接入水厂,河口村水库沁阳提灌站工程即将动工,明年可实现北有丹河水、南有黄河水、西有沁河水、东有南水北调水“四水润沁”目标,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正以奔跑姿态交出亮眼答卷,“十五五”将以决战状态实干前行。
“全市上下将持续聚焦‘两高四着力’,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脚踏实地、奋勇争先,持续抓创新、强工业、兴产业,坚持‘五个当示范走在前’,在现代化焦作建设中争当排头兵、作出新贡献!”展望未来,沁阳市委书记郭新杰话语铿锵。
- 标签:
-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