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麦“考”麦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侠

2025-05-16 10:15:09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王侠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节气临近,豫北小麦已全面进入灌浆盛期,也是小麦粒重和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节点,5月13日至14日,一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暨新品种田间观摩会在滑县白道口镇白马坡村高标准农田里展开。

  随身携带一把小铲、一个卷尺,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郭小麦”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和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也来到观摩会,现场“考”麦,为农民朋友进行麦田管理以及下年度选择优秀麦种支招。

  为啥在小麦灌浆盛期“考”麦?

  “小麦灌浆盛期是小麦品种各种性状在田间表现最充分的时期,也是农民朋友能够在田间最直观地鉴定评价小麦品种性状优劣的最佳时期。”郭天财站在高产示范田间介绍。

  “你看,现在小麦茎秆抗倒不抗倒、穗子结实性怎么样、抗病不抗病、产量怎么样等性状都充分表现出来了。”郭天财说,“站在田间地头就可直接观察今年种的小麦品种表现如何,通过比较自家和别家小麦品种之间的差距,下一年选择种植哪个小麦品种心中就有数了。”

  一个好麦种的标准是什么?“只有符合市场需求、农民愿意种的品种,才是好品种。”郭天财说,“好品种要具备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也就是好种、好管、好吃、好看。”

  如何利用小麦生长最后“冲刺”阶段提升单产?

  “目前距离小麦大面积成熟收获还有一二十天时间,这期间还有发生干热风、大风倒伏、雨后青枯、烂场雨等灾害天气的风险。”郭天财提醒,要提前预防旱涝急转对小麦生产的危害,争取大灾田块少减产、小灾田块保稳产、无灾田块多增产。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按照1亩小麦1000斤的产量水平,在亩穗数、穗粒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得好,小麦千粒重每增加2克,每亩小麦可增加50斤的产量;如果管理不好,小麦千粒重减少2克,每亩小麦就会减产50斤。这‘一增一减’,会让每亩小麦相差100来斤的产量。”郭天财说。

  “根据连续多年对多个小麦主推品种千粒重的测定结果,在小麦灌浆盛期千粒重一般日增加1.5克至2克,天气条件有利和麦田管理好的小麦千粒重日增加可达3克左右,这就意味着1亩麦子一天可增加四五十斤甚至七八十斤的籽粒产量。”郭天财强调,“为了提升单产,小麦一天不入仓,管理一天不放松。”

  郭天财鼓励农民朋友,立足于抗旱夺丰收,决战最后的一二十天,一个关口一个关口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把后期麦田管理管出一个新水平,力争我省小麦能有一个好收成,为全年粮食丰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