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 大别山下乡村美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光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3-11-22 10:41:35

  今年国庆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别山下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迎来一拨旅游小高峰。白墙黛瓦马头墙,传统的豫南民居让游客流连忘返。笛声鸣响,稻田小火车与铁轨轻轻撞击,游客们乘着小火车穿过稻田,农文旅融合相得益彰。

  今年以来,光山县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人居环境整治形成长效机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典型示范引领

  激发群众主体意识

  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是主体,如何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群众自发参与,典型示范引领至关重要。

  罗陈乡建立了以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代表的分配承包责任制,党员、村民代表和社员代表发挥党建引领的“领头羊”“带头人”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白雀园镇因地制宜提升产业兴旺唐家畈、和美乡村小邓湾、书香传承小宋洼等12个示范村民组,达到“一个典型激活一片、带动一批”的效果;仙居乡以示范引领村和生态宜居村为重点,突出历史文化和亮点特色,分主题推进示范点打造。张湾村赵乡村民组以“美丽乐塘·幸福赵乡”为主题,全面展现了“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生动历程;长兴镇村胡湾村民组以“忠孝之家·美好胡湾”为主题,着力展现胡湾村以忠孝传家远的美好篇章。

  全县各乡镇(街区)充分发挥党支部阵地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及人居环境先进村典型示范作用,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方式,增强党群凝聚力、战斗力。

  环卫一体化

  光山做法独具特色

  在光山县大别山1号旅游公路边的槐店乡晏岗村,统一着装的保洁员、美观整齐的垃圾分类亭,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光山县先后通过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实现了“四化”,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光山做法。

  光山县成立县长任组长、各乡镇长和所涉31个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光山县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由乡村负主体责任,先后出台了《光山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光山县农村垃圾治理考核办法》《光山县公费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从顶层设计为垃圾治理工作夯土架梁。

  光山县政府授权供销社招标签约引进江苏阳光朗洁集团作为全县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总承包方,从垃圾治理入手,实现常态化保洁。利用乡镇闲置的计生办、敬老院、学校等,建立环卫项目部21家,建设垃圾分类亭1396个、垃圾深埋桶282个、垃圾压缩中转站9座,日投入各式清扫保洁车1800余辆。按人口3‰的标准,招聘保洁员2100余名,对全县各乡镇、村、村民组实行服务全覆盖。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变废为宝。光山县推出垃圾“二次四分法”,成立“光山县供销振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分拣中心1处,城乡回收站点29家,投资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堆肥房18座,经过发酵产生的肥料有机物含量超50%,使用后可有效改善大棚蔬菜种植中出现的滥用化肥破坏土壤结构、果蔬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光山县通过PPP项目已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垃圾1200吨,生产电力48万千瓦。

  目前,垃圾分类已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区),完成364个行政村45000户,正确分类率近80%,通过垃圾分类每日减少生活垃圾100余吨。

  网格治理奖罚并重

  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弦山街道办事处施行“村长+片长+户长”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所有村庄“户户有人包、村村有人管”。各村根据各自然村分布情况进行分片管理,每片配备1名村干部成员,户长选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推荐产生,真正实现村民自治。南向店乡充分利用党员大会、饺子宴、村组微信群、流动宣传车等各种宣传平台,评选“最美庭院”“三星文明户”激励村民积极参与整治行动,转变村民人居环境观念,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光山县积极推行镇、村、网格三级治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加强督导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对各乡镇及城区进行奖惩,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全县人居环境整体水平。

  光山县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环境改善,形成良性循环。下一步,光山要全面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实现由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蝶变,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新画卷,为奋力谱写“两个更好”的出彩新篇章作出农业农村更大贡献。

  (光山县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