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谭勇 董飞 于娇燕
2023-01-10 14:20:05
“八横六纵、四域贯通”河南现代水网总体布局示意图。河南省水利厅供图
□谭勇 董飞 于娇燕
“以前吃的水水锈多,干旱时还供应不上,现在给我们引来了丹江水,想都不敢想,感到很幸福!”元旦假期,红旗渠故乡林州市振林街道办事处大屯村村民苏保芹,一直沉浸在吃上优质甘甜的丹江水的喜悦之中。
随着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2022年12月30日建成试通水,安阳市区西部及林州市百万人民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实现了从吃上水到吃优质水的转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安阳又增添了一道新时代的“红旗渠”。
一渠“南水”上太行,接续润泽红旗渠故乡,这是我省水利系统弘扬红旗渠精神、推动河南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我省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的具体体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作为河南现代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随着供水效益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原人民喝上了“丹江水”。
“红旗渠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一直激励着河南乃至全国人民。”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刘正才表示,“进入新时期,全省水利系统一直以红旗渠为榜样,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兴水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了全省水利蓬勃发展。”
水网建设,规划先行。在制定水网规划时,红旗渠科学规划、网状布局、干支相济理念入脑入心,省水利厅立足河南省情水情,准确把握全省水资源分布、水旱灾害规律特点,长期深入调研、反复科学论证,结合现有基础,前瞻30年编制完成《河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规划明确了‘八横六纵、四域贯通’和‘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河南现代水网布局构架、体系定位和2035年、2050年远景目标,规划了5大类66个项目,估算总投资7231.6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2188.7亿元。”刘正才说。
一方面是科学规划,一方面是密织水网。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我省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加速构建的一年,这一年,我省先后集中开工62项重点水利工程,与此同时,还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
“在我省十大水利工程中,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先后建成试通水;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袁湾水库工程截流成功;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前坪水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祝云宪如数家珍地说,“这些都是我省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的关键环节。”
一个个重大水工程开工、建成、验收达效,这其中少不了克难攻坚,正是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河南水利人勇毅前行。全省水利系统抓协调、促落地,破难题、抢进度,先后完成15座大中型水库、66座大中型水闸、377条河道治理、4个节水供水等462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大幅提升了水安全保障能力。
“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么多年如一道丰碑巍然屹立,离不开质量第一的工匠精神。我省水利系统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文明工地、优质工程创先争优活动,截至目前,累计210个水利项目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工地、7个项目被评为河南省优质工程、6个项目获得河南省优质工程“中州杯”,河口村水库先后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出山店水库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标志性工程之一。
“弘扬红旗渠精神,推动河南水利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刘正才表示,以国家水网为依托,通过联网、补网、强链,加快建设省级水网,同步推进与市县水网联通,着力构建兴利除害的河南现代水网,筑牢畅通国家水网(河南段)主骨架和大动脉,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 标签:
- 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