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县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成安林

2022-12-27 10:20:19

  乔庙镇关王庙村,以关公故事、忠义村风、红色家风为主题,修建了忠义广场,增强了底蕴,将废弃地改造为游园,吸引了隔壁村民来游玩;

  詹店镇马营村投资280万元建成大型游园、村史长廊、文化墙等,村里环境不仅增色添彩,更让老百姓心有所属,在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嘉应观乡御坝村以打造“幸福河边的幸福村”为目标,以传承黄河文化为核心,建设黄河文化研学营地,打造“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

  迎着腊月的寒风,行走在武陟县广袤乡村大地,一大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不断破茧,展现出地净、路平、树绿、水清、景美的田园风光。

  近年来,武陟县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思路,以五星支部生态宜居星创建为引领,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治理和发展相融共生,书写了人居环境提升新答卷。

  为实现垃圾大幅减量,加快垃圾分类步伐,武陟县引入华夏幸福物业、索克物业2家保洁公司,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域建立集“保洁、收集、运输、处理”于一体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在此基础上,每个乡镇选择3-5个示范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堆肥制作,初步实现资源再利用,垃圾就地减量化。同时,采取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的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促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扎实开展,2020年9月,该县成功入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省级示范县。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闲置空心宅院的治理,武陟县因地制宜开展“三园一场+”整治工程,将无人居住的空心宅院打造成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和小停车场+文化长廊、村史馆等,让沉睡的“老宅”焕发“新颜”,既满足了群众精神需求,又美化了人居环境,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更有“人情味”。

  背街小巷,不仅是乡村的“里子”,还是通往乡亲们心坎上的民生工程。在圪垱店镇白庙村,一条条平坦整洁、干净有序的街道让人眼前一亮,硬化和整治后的背街小巷如破茧之蝶,扮美了村里的角角落落。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组组数据展示了武陟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傲人成绩:高规格建成县级厨余垃圾分解中心2座、乡级分拣中心10个,创建垃圾分类示范村62个,开展垃圾分类村288个;15个污水处理站+湿地游园模式被省生态环境厅推送到生态环境部;完成户厕改造8.31万户,荣获河南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县”;创建“五美庭院”10万多个;创建市级明星村25个、省级“千村示范”村42个、省级“四美乡村”40个……(记者 成安林 本报通讯员 周武申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