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成为河南转型升级的“倍增器”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鹏

2025-07-22 10:22:49

  □中国信通院中部大数据创新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人工智能协会秘书长 王鹏

  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呈现鲜明的“场景驱动”特征。作为人口与经济大省,河南丰富的应用场景为AI技术落地提供了广阔的试验场。

  一方面,我们在算力领域展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依托超聚变等企业,先进计算产业实现了“无中生有”向局部领先的转变。这种“硬”实力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省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未来发展的“本钱”。

  另一方面,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推动下,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作用日益凸显,省人工智能协会等行业组织也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产学研用联动加强,一个多方协同的产业“生态雏形”已基本形成。

  在审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正视差距,制约产业迈向更高层级的瓶颈依然存在。

  首先是基础研究和核心算法的“软肋”。我们在原创算法、基础大模型等核心技术领域,与先进地区差距明显,目前更多是“用”技术,而非“创”技术,这使我们难以掌握发展主动权。

  其次是缺少具备全国影响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链主”型企业。产业力量略显分散,难以形成强大的“雁阵效应”。

  再者,高端人才的“引育留用”体系尚需完善,顶尖科学家和复合型产业领军人才的吸引与保留仍是重大挑战。

  面对机遇与挑战,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应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在“强基”上下功夫,突破核心技术。集中力量支持产学研联合攻关,打造开放的算法模型创新平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第二,在“引领”上做文章,培育本土“链主”企业。精准扶持潜力企业成长,支持其打造行业垂直大模型和赋能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第三,在“融合”上求实效,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围绕工业、农业、交通、文旅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杀手级”应用,让AI技术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倍增器”和新质生产力的“强引擎”。

  第四,在“聚能”上出新招,构建一流的人才生态。以灵活机制招引全球顶尖人才,同时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本土复合型人才,真正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总之,河南人工智能产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与全省同仁携手,共同推动中原大地的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向前,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