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高新区:实现“原料”向“材料”的蝶变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赵力文 吕宇璇
2022-09-23 16:50:03
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史洪涛摄
一块块铝锭变为铝合金汽车板材,冶炼矿产从“挑肥拣瘦”到“吃干榨净”,三院士相继落户“点燃”新材料产业,打造“中原材料之都”……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精彩故事,近年来在三门峡高新区不断上演。
三门峡高新区紧紧围绕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十大战略”,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在新材料产业发展上抢先谋划、整体布局,推动实现“原料”向“材料”的蝶变。
龙头引领
新材料产业破局正新生
仲秋时节,走进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宽敞的车间,全自动生产线不断“吃”进一块块巨大的铝锭,“吐”出来的则是一卷卷高品质铝合金板材。
这是河南省唯一一条铝合金汽车板材专用生产线。过去,三门峡市的本地企业只能生产氧化铝、电解铝等初级产品,如今已经可以生产铝合金板带、动力电池配套、航空板材、飞机配件等,部分产品甚至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三门峡高新区抓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联合中国宝武、宝武铝业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宝武铝基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集产品开发、工艺模拟、测试评价于一体的研发试验平台、铝合金新材料产品创新平台,全力推动铝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在宝武铝业的引领下,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三门峡高新区实现了从铝原材料向高端铝精深加工产品的飞跃。
“铝”创奇迹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门峡高新区材料产业破局新生的态势。近年来,三门峡高新区坚持“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延链补链”的工作思路,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宝武铝业、中原黄金冶炼厂、先导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铸造、压延、挤压、拉伸)—终端产品(轮毂、轻量化汽车板、航空板及罐材等)”铝基新材料产业链、“电解铜—铜杆—铜线—漆包线(电缆)”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形成企业自身小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中循环、园区与园区之间大循环的整体发展格局。
再来听听三门峡高新区的“金”故事。这里的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拥有世界首条特大型“富氧底吹造锍捕金”生产线,是亚洲最大的黄金综合回收基地,每年产出的冶炼黄金更是高达30吨。铜作为黄金冶炼伴生品,曾是不起眼的“麻雀”,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也可以飞上枝头当“凤凰”。中原黄金冶炼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中原学者,现任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宋克兴,合作共建中原学者工作站,双方共同开发铜材产品,优化现有铜基新材料产品性能指标,调整铜产业结构布局、培育高端产业链、打造高附加值产品,打破国外垄断,解决我国在该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让更多的铜基新材料走向中高端、应用在高科技产业的关键环节。
从“挑肥拣瘦”到“吃干榨净”,这是近年来冶炼企业的进化之路,回收元素由黄金、铜、铝等4种增加到10余种,基本实现了资源的“变废为宝”。
三门峡高新区正在洽谈合作的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科技部授予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稀散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工作专班+关联企业”精准对接细化合作,持续完善新材料产业全产业链,推动稀贵材料扩量提质发展,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筑巢引凤
点燃新材料产业“智慧引擎”
怎样才能加速新材料产业集聚?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秉持这样的理念,三门峡高新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筑巢引凤”,充分发挥“智慧引擎”作用。目前,已形成“科技大市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产业孵化服务链条。启点产业园、星火科技园、汇森科技园、院士产业园、中科再制造产业园等一座座产业园初具规模。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如同金风玉露相逢,激活发展动力无限。
三院士相继落户三门峡高新区,为当地发展新材料产业按下了“加速键”。三门峡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领衔的年产5万吨NPR新材料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季麟领衔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项目先后落户院士产业园,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传贤的增材技术,建设百亿级再制造产业园。
从去年10月起,短短半年时间,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基地从无到有,创造了“实验室速度”。自今年3月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基地揭牌以来,建设进展顺利,围绕关键金属与材料领域,汇聚了一批关键金属领域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开展一系列原创性理论、颠覆性应用技术、国家层面“卡脖子”技术研究,着力填补国内外市场空白。从早春到盛夏,从盛夏到金秋,一场场会议安排部署,一次次调研悉心指导,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中试项目推进铿锵有力。
在院士产业园,落地的NPR新材料项目由三门峡高新区与能环(青岛)国际科技有限公司、NPR新材料何满潮院士研究团队合作共建,建设3条NPR专利生产线。
看起来与普通钢材差不多的NPR新材料,被誉为“地表最强橡皮筋”,其屈服强度可达900~1100MPa,是普通钢材的2倍多,延伸率在30%~68%之间可调,而普通钢材仅有5%。
NPR新材料项目负责人介绍,这种具备既高强又高韧、均匀大变形、抗爆抗冲击等独特优点的钢材,解决了普通钢材局部变形断裂的问题,技术属于国内外首创。
在中科再制造产业园,又发生着另外的神奇故事。
该产业园由三门峡高新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安徽鼎恒实业集团联合打造,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为载体,通过人才、专利2个“核心”开启产业驱动,推进再制造物流链、专用增材材料生产链、专用装备制造链、产品再制造基地“四个板块”的快速成型,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发力,打造百亿级再制造产业。
此外,在三门峡高新区,芳瑞杜仲产业技术研究院、汇森农林科技、毕昇制版、恒进模具等一批新材料企业集聚成长……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三门峡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奋进涛声如雷,声声激荡。
抢抓机遇
打造“中原材料之都”
作为资源型城市,黄(黄金)、白(铝)、黑(煤炭)是三门峡三大传统优势矿产资源。由此,发展出矿产开采冶炼产业。进入新时代,怎样走出污染大、浪费多、附加值低的困局,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省委主要领导今年调研三门峡时明确提出,要做优做强材料产业,依托丰富资源禀赋,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把资源变原料、原料变材料、材料变器件,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培育新材料产业上迈出坚实步伐,让更多产业产品、技术装备、材料器件成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中高端、关键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近年来,三门峡高新区依托黄金冶炼副产品阴极铜以及铝工业产业基础,推动铜基、铝基、镓基等新材料扩量提质发展,不断向产业链的末端和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先进金属新材料为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3月,三门峡市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获批河南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门峡高新区作为产业发展的先行者,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自发到自为,提出努力打造“中原材料之都”战略。
今年以来,三门峡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4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全市第二位,高于全市3.7个百分点(5.8%),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5.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7亿元,同比增长8%,位居全市第二;占工业增加值比重87.3%,位居全市第一。
三门峡高新区为助推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擦亮“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大“国字号招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同时,通过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三大改造”全覆盖、绩效分级评价全覆盖、企业对标提升工作全覆盖四个“全覆盖”,全面深化服务效能,牢固树立“一家人”思想、“店小二”意识、“三股劲”作风,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为新材料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门峡高新区将围绕‘扮靓崤函故地,建强产业新城’,建设‘一区三镇六园一岛’,打牢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三杆大旗,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政策为先导,创新赋能,抢抓机遇,全力打造‘中原材料之都’。”三门峡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
- 标签:
- 三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