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金果”再出发 三产融合启新篇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吕婉玉
2025-05-22 09:31:57
□吕婉玉
在豫西大地的灵宝市焦村镇,苹果产业正经历着华丽蝶变,以蓬勃之姿书写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2024年,全镇苹果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2000余户农户人均增收2.3万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百年薪火传“金果”:文化基因觉醒
焦村镇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苹果发祥地”,其苹果种植史可追溯至1921年。当年,焦村人李工生从山东引进200棵“国光”“红星”等品种的苹果树苗,在家乡开辟果园,开豫西苹果种植先河。
百年沧桑,焦村镇将李工生“情系桑梓、敢为人先、实干创业、兴利裕民”的精神融入血脉,积淀出独特深厚的苹果文化底蕴。如今,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超4000万斤。
在焦村镇,李工生的印记随处可见:“工生路”见证着因苹果而起的变迁;“工生杯”篮球赛将苹果产业与文体活动紧密相连,“不进牌场进球场,不拿酒杯拿奖杯”正是焦村人的生活写照。李工生实业富民的文化传承如流淌的血液,在岁月里浸润着一方水土,让苹果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成为文化符号,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记忆与精神寄托,为苹果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5G赋智“未来田”:迈向数字农业
在数字科技浪潮下,焦村镇积极拥抱变革,为苹果产业插上5G科技翅膀。在位于焦村镇乔沟村的5G未来果园里,先进的传感器实时精准监测土壤温湿度、养分含量及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并传输至控制中心。果农只需轻点屏幕,便能了解果园的微气候,精准调控灌溉、施肥等农事操作,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让每一棵苹果树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极大提升苹果的产量与品质。
智能果园机械也大显身手,自动驾驶割草机高效完成除草任务,5G无人喷雾车、智能水肥一体机让施肥更加轻松,既降低了人工劳作强度,又提高了作业效率,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种苗革命”结硕果:产业升级突围
品种老化曾是制约苹果发展的痛点。为此,灵宝市高山果品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在焦村镇建成现代化脱毒种苗繁育基地,一场静默的“品种革命”正在进行。占地1000亩的现代化育苗区内,农业科研人员运用生物技术,精心培育优质苹果种苗。他们不断探索、试验,筛选出更适宜当地土壤、气候条件,且具有早熟、高产、口感佳、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通过脱毒处理与矮砧密植技术,苗木抗病性提升40%,挂果期缩短至3年,亩产可达4000斤。
新种苗被源源不断地移植到全镇的果园中,对老旧品种进行大规模替代。曾经口感略显单一、产量逐渐走低的传统品种逐渐淡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维纳斯黄金、瑞香红、瑞雪、华硕等色泽诱人、甜脆多汁、风味独特的全新苹果品种。新品种一经上市,便以卓越的品质迅速赢得市场青睐。本轮品种迭代完成后,苹果品质将大幅提升,单价提高20%—30%,焦村镇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同步扩大。
品种革新,不仅是对苹果品质的优化升级,更为果农打开了财富增值的大门,推动焦村镇苹果产业向高端化、特色化迈进。
“金果”链动振兴路:三产融合发展
正如苹果树下忙碌的果农所说:“李工生种下的是树苗,我们收获的是未来。”在这片土地上,每一颗苹果都在讲述着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振兴故事。
从百年老园到智慧农田,从文化传承到科技突围,在高山果业、碧波农业两大龙头企业带动下,焦村镇苹果产业走出全链升级、三产融合之路。
2023年,河南省“村BA”篮球赛在焦村镇举办,让这个“篮球之乡”火爆出圈。300余家媒体聚焦,灵宝苹果与阳光玫瑰葡萄、柿子醋等特色农产品,灯笼、剪纸、面塑等非遗作品借势亮相,直播间观众量激增,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近两年,各级农民篮球赛事接连在焦村镇举办,“篮球之乡”招牌越擦越亮,“和美焦村”名气越叫越响。
站在新起点,焦村镇正谋划新的蓝图:深化“城乡+农旅+文旅”融合,依托工生百年文化传承、篮球文化,发展“赛事经济”。利用好娘娘山、红亭驿民俗文化村、阳光山庄、风情园、田园西册综合体等旅游资源和华康养老、函谷颐养苑等康养资源,打造集采摘体验、康养休闲、文化研学于一体的和美乡村先导区。
如今的焦村镇,正以苹果产业为笔,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绚丽画卷,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 标签:
- 灵宝市焦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