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区全力完善农村物流体系 物流成网 电商强区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方化祎 李昊
2023-12-28 11:35:08
□本报记者 方化祎 李昊 本报通讯员 韩功勋
12月24日,在周口市淮阳区刘振屯镇马庄村快递便民服务站,刚取回快递的李素梅心情格外舒畅。
以前,寄递物流只延伸至乡镇,未下沉到村一级,每次取快递,都只能骑着电动三轮车跑到镇上,10多里的路程让她直呼吃不消。“现在,服务网点建到了家门口,没几步路就能走到,太方便了!”李素梅笑着说。
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淮阳区农村常住人口近70万,全区农村快递业务量近年呈递增趋势。可是受村多件少、投递成本高、收益低等因素影响,民营快递企业大多担心亏本,不愿将业务下沉到村。
小快递连着大民生。为打通快递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淮阳区扎实推进农村物流建设,按照“县园、乡站、村点”三级架构,聚力推进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渠道。截至目前,全区规划建设县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1个,已建成乡(镇)级寄递物流共配中心17个、村级综合服务网点468个,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在此过程中,作为“国家队”的邮政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利用空闲乡镇邮政支局(所)、乡镇客运站、租赁个人场地改扩建的乡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推进‘邮快合作’。”中国邮政淮阳区分公司总经理潘高峰介绍,乡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与中通、圆通、韵达等民营快递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未来将实现共享场地、设备、车辆等资源,所有进村快递由邮政统一配送、统一揽收。
走进刘振屯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装卸区、分拣区、取件区布局分明,前来取件的客户按照手机短信提示,快速找寻属于自己的快递,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不时为顾客耐心解答,现场秩序井然。
除基本的寄递服务外,共配中心还设置了便民超市、运输服务站便民点、政务服务帮办便民点等,叠加政策宣传、便民缴费、普惠金融等多种功能,购物、收寄快递的人还能在此歇脚。
“一点多能”让共配中心的人气越来越旺,经营收入也相应增加。“收件寄件的量比起以前有了明显改观,效益也更好了!”刘振屯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主要负责人杜思铭兴奋地说。
农村寄递物流破解了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难题,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的路径。
来到淮阳区王店街道办事处刘老家村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网红主播彭振正直播带货,向网友介绍黄花菜、芝麻叶、高油酸花生等地方农特产品。一旁的村民将网友们下单的产品进行分拣、包装,交由邮政发往全国各地。
据彭振介绍,今年的大蒜收获旺季,他带着团队联合其他电商平台共同助力家乡农特产品销售,10天内成功销售大蒜110吨。
“寄递物流网点增设电商直播,充分发挥了网红带动效应,让我们跟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路。”刘老家村党总支书记刘春江说。
该区投资8亿元新建的电商物流产业园,实现了集中仓储、高效分拣、快速配送、商品展示、网上销售等功能一体化,园区采用自动化统仓分拣线,日均可分拣30万余单,配备了406个乡村隔口、120个县城隔口。
黄花菜、豆门樱桃、白楼沙沃西瓜、安岭芦笋、刘振屯花生……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助力下,各具特色的“土货”纷纷搭上“快车”,销量大增,走出了电商崛起的“淮阳路径”,锻造出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引擎。
- 标签:
- 淮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