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之光:创新引领创未来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胡巨成 刘宏冰
2022-12-23 16:30:07
行业当龙头,市场定标准;科技赢未来,创新是根本。
外地人到潢川,感慨万千:中国汤圆糯米粉,黄国粮业定标准;华英农业启新程,“鸭王”“羽王”促振兴;国际品牌潢川造,Swims&NewBal-ance……
潢川人回潢川,惊叹连连:小作坊育出“小巨人”,肝素钠提取数鹏升;大豆蛋白造薄膜,滨湖印务藏高人;枯枝老树变黄金,出口创汇欣然能……
潢川县委书记赵军伟表示,潢川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引领、人才强县,经济社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科技创新强实力
今年4月,华英农业成功重整,新班子进一步聚焦鸭产业,汇集“人才、管理、资本、科技”四大要素,发展食品、羽绒两大全产业链条,确立了打造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百年长青的“世界鸭王”和“世界羽王”的目标。
世人皆知华英食品畅销海内外,殊不知华英农业竟是国内唯一一家羽绒生产类的A股上市公司,其通过控股子公司深耕羽绒行业30多年,提供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主要客户涵盖波司登、雪中飞、千仞岗、安踏、特步、海澜之家、七匹狼、以纯和唐立特、达可唐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
“建立国家认证羽绒检验室,携手行业龙头,为高原边防官兵研制新型防寒被装,助力中国极地科考提供抗寒科技羽绒,依靠科技创新优势,产品几乎占据国内羽绒市场半壁江山,今年羽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以上。”华英农业办公室主任李玲鸽说。
无独有偶。把糯米粉由小作坊做到世界第一的黄国粮业,不仅制定了糯米粉国家粮食行业标准,还成为国家稻米精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
科技让企业永立潮头,在潢川比比皆是,源于政府不懈的推动。潢川最新版企业技术创新及争创品牌奖励办法,已将奖励标准提高到最高100万元。11月1日,潢川首届“企业家日”科技创新发展暨表彰大会上,26家企业共获奖金337万元。
人才集聚添活力
今年9月,潢川县鹏升畜产品有限公司继成为潢川唯一省级瞪羚企业之后,上榜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潢川实现零的突破。
公司负责人陈讲宇坦言,从一家生产肠衣的小作坊起步,坚持人才为本、依靠科技创新,使公司成长为拥有7项核心专利、掌握全国领先的肝素钠生产工艺的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河南最大、全国前三的肝素钠粗品产能,并逐步向生产肝素钠原料药和肝素钠精品、开发类肝素面膜和眼霜等高端产品发展,近3年产值接连突破1.2亿元、2亿元和3亿元。
河南滨湖印务创业之初,从事粮油行业的余海波,引回在国内印务行业沉浸多年的同学以技术入股,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全自动印刷生产线,主营食品卫生包装印刷,很快成为恒安集团、中顺洁柔集团及周边数十家食品企业的包装合作商。
2021年12月,在市县两级推动下,武汉工程大学与滨湖印务共建绿色纺织和功能纤维材料研究所,该校王大威副教授被聘为公司科技副总,成功试制出热塑性大豆蛋白可降解薄膜。
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中人才极端重要性的潢川,今年开始推行“雁归计划”人才回归工程,已吸引70余名潢川籍在外优秀人才回归,汇聚成助力老区振兴、推动科技进步的新生力量。
招强育新增动力
7月1日,水木光州未来农业科创综合体的开工,使其成为当日潢川“八喜盈门”最让人期盼的农业科技项目。
潢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张胜利介绍,该项目由水木九天科技联合潢川县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打造,计划总投资4.6亿元、占地100亩,将构建数字园艺和负碳科技创新综合体,建成未来无人场景的植物工厂,让农业生产告别“靠天吃饭”,走农业工业化道路,为优质农产品搭建行销新通道。
今年7月,潢川农都农业被认定为省级水产良种场;8月,潢川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申报,成为信阳5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9月,潢川3家拟新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获批,成为全市新建最多的县。
“潢川将坚持创新引领、招强育新,借力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平台,坚定走好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潢川县县长余华充满希望地说。(胡巨成 刘宏冰)
- 标签:
-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