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助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李筱晗 黄岱昕

2025-10-21 14:37:44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城市更新设计院院长 彭佳然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强调城市发展要从注重外延扩张转向更注重内涵提升。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则进一步细化了目标路径,提出了“一主两副、一圈两带、四域多点”的发展思路,并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近年来,我省城市工作的显著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载体和支撑。城市的发展正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从“单点突破”迈入“系统治理”。未来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更新为主要抓手,推动城市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城市更新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不仅是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系统的协同再生。它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面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以往“摊大饼”式的粗放扩张已不可持续,城市必须转向存量优化与功能提升的内涵式发展。当前重点在于,如何聚焦民生需求,加强多元协同,从而系统、有序、高效地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首先,需开展“城市体检”,精准诊断“城市病”,从而对症下药。通过将体检结果转化为“问题清单”与“需求清单”,为更新行动提供清晰靶向,既能杜绝盲目、重复建设,又能确保每项举措都精准回应民众的“急难愁盼”。例如,我院在博爱县、固始县等地的城市体检工作中,前期精准识别居民需求以对接总体规划,过程中则将历史保护、生态修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等核心指标设为刚性底线,确保更新方案摆脱“千篇一律”,实现与地方特质深度结合的“个性化定制”。

  其次,需明确政府、企业、居民三方权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生态。政府负责引导与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应兼顾效益与社会责任,居民通过议事会等渠道全过程参与并共享成果。

  最后,需强化评估以实现动态提升。建立“过程+结果”双评估机制,过程评估紧盯目标防偏差,杜绝“重建设、轻实效”,结果评估则衔接城市体检,结合社会满意度,形成“实践—评估—优化”闭环,推动更新工作从“项目式改造”向“系统性治理”跃升。

  总之,城市工作是系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走出一条符合河南实际、体现人民意愿、富有特色的城市现代化之路,让城市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

  (本报记者 李筱晗 黄岱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