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5年卖了5200多万元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马丙宇 刘亚鑫

2025-09-15 10:33:27

  小麦品种还在进行区域试验,生产经营权提前以968万元的高价转让。9月11日,新麦88、新麦76生产经营权转让谈判结果公示期结束,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与江苏省大华种业公司将举办正式签约仪式。据了解,近5年“新麦”系列的转移转化收入已达5200余万元。

  “这就是‘新麦’的魅力!”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所长、“新麦”系列品种培育牵头人蒋志凯难掩自豪,“968万元里,有800万元是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88的预估价值。”这份青睐并非偶然,而是“新麦”数十年品质传承与口碑积淀的必然结果。

  回顾“新麦”系列的发展,2010年通过国审的新麦26是一座里程碑。没有进口小麦做不出优质面包——这句“魔咒”曾困扰着一代代中国小麦育种人。从1990年接触小麦育种,选育出能够替代进口的优质高产强筋小麦,就成为蒋志凯的首要目标。经过攻关,蒋志凯团队选育出的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品质不高、稳定性较差、产量水平较低的“卡脖子”难题,让强筋小麦不再依赖进口。

  “新麦26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等多项主要品质指标,超越了进口优质强筋小麦‘加麦2号’和‘美麦DNS’。”蒋志凯介绍,新麦26面团稳定时间最长达50分钟,远超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的10分钟,是国内首批发布4个超强筋小麦品种之一,一举替代了进口小麦。

  在蒋志凯的带领下,这些年,借助培育新麦26的经验,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团队进一步突破,通过优异种质创制和优质基因追踪与聚合技术,成功育出新麦45、新麦58、新麦65等多个国审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还成为行业“明星亲本”,国内众多育种单位纷纷以其为骨干亲本开展新品种选育,如今已形成家族庞大的“新麦超级群”和新麦26衍生品系,推动我国超强筋小麦育种水平整体提升。

  目前,新麦26全国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亿余亩,创造经济效益126亿元,2023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年,新麦26的衍生品种新麦58以1618.88万元转让费刷新我国小麦品种经营权交易纪录。此次尚未审定即被高价预购的新麦88,更预示着新一轮产业信心。

  随着“新麦”系列超强筋小麦品种的供应量不断增加,国内市场专用小麦需求得到了满足,今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大幅下降。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1—4月我国小麦进口106万吨,同比减少83%,国产小麦替代进口正在加速推进。

  市场回报印证了“新麦”的硬实力以及消费终端对优质强筋小麦的旺盛需求。今年上半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数据显示,优质强筋小麦平均交易价格达每斤1.43元,较普通小麦高出0.2元以上,部分时段因供应紧张,个别企业收购价突破每斤1.48元。

  蒋志凯表示,未来,随着新麦88、新麦76等品种通过审定并投入市场,“新麦”将继续释放价值,为实现我国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以及中原农谷建设提供品种支持与技术储备,进一步推动强筋小麦产业链发展。(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