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厂有未来范儿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陈辉

2025-08-08 11:14:44

  □本报记者 陈辉

  焦化车间的5G自动算法、无人矿山的云端远程操控、速冻工厂的智能排产……日前,记者随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组织的“中原智造 焕发新彩”采访团深入多家企业实地探访发现,数字化转型浪潮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面开花,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持续迭代升级。

  位于安阳的河南利源集团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这家传统煤化工企业携手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合作打造煤化工全产业链、全流程“5G+智慧工厂”,行业首个“5G五车联锁系统”“5G焦炉数字孪生系统”“知识管理助手大模型”等多项创新应用,助力企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迈进。

  在焦化核心生产环节,需要用上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电机车,每车高8米,最重的达到600吨。过去五大机车协同作业依赖人工调度,需要15人同时操作对焦作业,不但效率低,而且作业危险系数高,高温的红焦一旦落地就可能造成事故。如今,公司新上的行业首个“5G五车联锁系统”,将机车定位误差缩小至10毫米,将通信时延压缩至35毫秒,生产效能提升5%,产能提升50万吨。公司凭借5G+“双碳”管理平台,全年限产天数从30天降至0天,一年四季可实现不间断生产,产值提升10亿元。

  当采访团来到位于辉县的河南孟电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时,户外温度一度飙升至40摄氏度,但在辉县宏泰采石厂却别有一番清凉:操作员在凉爽舒适的室内,坐在智能矿卡驾驶工作台前,只需通过高清工业显示器与远程操控设备,就能让满载矿石的无人矿卡在5G网络精准导航下自动编队行驶。

  前进、后退、清障、旋转、挖料、装车……一系列远程操控动作行云流水,这得益于中国移动与河南孟电集团联合打造的以“一中心、三平台、N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矿山体系,其中的“N系统”涵盖矿卡无人驾驶、无人机智能巡检、北斗精准穿孔、AI视觉安全监控、边坡雷达监测、智能爆破评价等20余项前沿应用,覆盖生产的全链条。

  云端驾驶模式让工人彻底告别了现场复杂的作业环境,危险作业区域更是全面实现无人化。5G无人机智能巡检则通过无人机加载超高清摄像机、热红外传感器,进行AI图像识别和人员定位,可实现24小时矿区自主巡检,精准监控整个矿区的环境、设备与人员,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投运后,相关生产环节作业人员减少20%以上,年节约人工成本约500万元,项目还实现了相关作业环节人员“零伤亡”的安全目标。

  在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思念食品(河南)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区内,AGV小车自主穿梭、无人机定时巡检、机械臂精准码垛、机器自动包馅、滚动入托、锁鲜速冻——这家老牌速冻食品企业正通过5G技术实现生产模式的全面升级。

  中国移动为思念食品打造的5G+设备智能化改造及一站式数据管理,实现对人员、物料、机器等要素的全流程管控追溯,通过在关键设备上外置传感器、扩展通信模块,实时采集运行状态、产量、温湿度等数据,故障响应效率提升60%,生产效率随之提高。在智能排产环节,引入AI算法优化生产计划,实时分析设备负载、订单优先级及供应链数据实现动态排产,使排产效率提升5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

  当前,河南正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和智能应用场景全覆盖,已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362个,目标是到2027年建设1800个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