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葡萄会,浓浓传经送宝味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延辉

2025-08-05 11:06:44

  □本报记者 王延辉

  新郑有“两红一紫”的特色物产。红的是樱桃与大枣,紫的则是葡萄。眼下,正值新郑葡萄成熟、集中上市的时节。

  8月2日,在新郑市龙湖镇王许村西头的广场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一场别致的“葡萄会”——王许村葡萄采摘节启幕了。

  王许村东临大学南路,距郑州市南四环仅三四公里,这里种着全市面积最大的巨峰葡萄,足足有7000亩。

  “有一种甜,叫王许巨峰葡萄的甜。”王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迎春笑着说。作为新郑市首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女支书”,她话语间透着自信,“俺村特有的潮褐土,让一颗颗巨峰葡萄口味纯正、香甜多汁。更妙的是,村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种的葡萄,按西北东南顺序绕着圈儿成熟,整个采摘周期能拉长到两个月。”

  葡萄产业是王许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更是富民产业、希望产业。咋让高品质的葡萄俏销起来?李迎春和乡贤们专门组织了这场充满欢声笑语的“葡萄会”。

  一串串刚采摘下如玛瑙、似珠玉的巨峰葡萄被乡亲们摆到会场,乡贤及企业代表、直播达人等到场助农兴农。

  “现在是流量经济,酒香也怕巷子深。举办各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吸引更多人关注,通过电商直播、网红带货,打品牌,进而发展葡萄采摘、深加工和农旅融合等业态,真正把葡萄园变成‘游乐园’和‘聚宝盆’,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龙湖镇党委副书记吕旭卿坦言。

  王许村种葡萄可是有年头了。“俺打小时,村里就没少种葡萄。”当天,年近古稀的“老村长”王木兴特别高兴,看着村里的巨峰葡萄有了“葡藤香”的商标,他笑得合不拢嘴,“从今往后,咱村的葡萄也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喽!”

  这是一场“葡萄会”,也是一场“传经送宝会”。十里八村的党支部书记围坐一团。

  “咱都得站到镜头前,让手机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农具。”新密市曲梁镇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根灿,网名“辣条书记”,这些年尝到了做电商助农的甜头。当天,他特意带着村里生产的辣条产品和老年“烙馍队”来为活动助兴。

  不少村党支部书记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发展壮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得有互联网思维。‘蹭饭书记’就为咱们打了样。产品出圈了,小产业才能做起来。”龙湖镇荆王村党支部书记乔保峰深有感触地说。

  恰逢周末,直播达人们在直播间里忙着聚拢人气,村头广场俨然成了热闹的集市。郑州市区的不少市民专门冲着巨峰葡萄而来,有人买上几斤尝鲜、有人则直接搬回家好几箱。

  “今年高温,葡萄扎堆儿成熟,需要利用互联网把葡萄抓紧销出去。”李迎春注册了抖音号,为村里的特产代言。她有一个愿望:通过借力“互联网+”,让更多的果子未下枝头,便有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