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种方式 打开安阳夏日之夜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李林 杨之甜
2025-07-22 09:23:01
□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
暮色漫过洹河,给安阳镀上一层琥珀色的光晕。当白天的暑气渐消,属于安阳的“夜宴”悄然开场——从市井夜市的烟火蒸腾,到公园绿肺的诗意律动,再到古城里的历史对话……安阳的夏夜正以N种打开方式,书写着夜经济驱动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
发展夜经济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务实举措,是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有效载体。
安阳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近年来,安阳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以城市夜经济引领文旅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有效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1
夜市里的“民生温度”
7月16日晚7点,安阳市文峰区北门里的霓虹准时“炸场”。
“这几天在安阳,白天逛博物馆,沉浸式感受三千年的历史文化,晚上到夜市里品尝当地小吃,穿汉服拍夜景照片,这次旅行圆满了!”山西大同的游客张丽敏一家四口在一炸串摊前驻足。
“安阳历史文化厚重,城市也很City,连夜市里都有文化味儿!”张丽敏点赞。
北门里是安阳新晋网红打卡地,这里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更是潮流文化的交汇点。各色小吃琳琅满目,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除了美食,这里还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自由岛儿童乐园、台球俱乐部等场所应有尽有,无论是亲子游还是朋友聚会,都能找到合适的娱乐项目。
在安阳,“夜市”是活的“历史课”。在西钟楼巷里,各类美食餐车一辆接着一辆。00后姑娘小周举着刚买的“甲骨文炒酸奶”穿梭人群,酸奶块上用果酱画着俏皮的“甲骨文表情包”。一个支棱着复古灯牌的咖啡摊闪闪发光,95后老板李凯正往拿铁上拉花,奶泡晕染出甲骨文“天”字的轮廓。“从抖音刷到安阳夜经济火了,我从郑州回安阳创业!”他指着邻摊的非遗糖画:“和老手艺人联名,把甲骨文‘融’进咖啡、糖画,年轻人爱打卡,老手艺人也能挣‘新钱’!”
安阳夜市不仅在本地颇负盛名,还通过网络有了许多外地粉丝。
“我在网上看到过安阳的仓巷街、北大街、后营,这次来旅游,特意前来体验一番。粉浆饭、烧灌肠等美食的慰藉,温暖了胃,也治愈了心。”河北游客李女士对记者说。
2
公园里的“诗意时光”
晚上8点,安阳CBD公园蝶映湖畔,月色迷人。
“手打柠檬茶12元一杯!”“打包还是现喝?”一辆辆推车沿着人行道一字排开,摊主们正忙着接待客人。
正对着摊位的,是一片空旷的草坪。游客们有的坐在草地上聊天,有的开起了小型音乐会。其中,最亮眼的当属一个个闪着灯光的天幕帐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品质这么高的露营环境,真幸福!”安阳市民张先生说。
在公园临路的草坪上,一些造型好看、别致新奇的地摊吸引市民驻足。灯光闪闪的头纱、艳丽芬芳的鲜花、DIY创意手工制品等,深受年轻人追捧。有的商家还打开汽车后备箱,支起小桌子,亮起闪灯,卖起冰粉、轻食等。市民李先生经营着一家烘焙实体店,白天在店里做蛋糕,晚上就开车来这里“摆摊”。“我卖的切块蛋糕最受欢迎,客流不断。”他说。
原本静谧的“城市客厅”,成了点缀夜生活的多彩画卷。在迎宾公园,六七位老年人组合在一起正在演唱戏曲,悠扬的曲调婉转动听,吸引了不少游人;一个“暴走团”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像一条流动的星河,虽然个个都挥汗如雨却看不出疲惫。走在队伍最后的市民陈敏告诉记者:“我刚加入这项运动,才一周时间,感觉还不错,以后打算跟着他们一起锻炼身体。”
“儿童玩具,可以看一下!”“品牌服装撤柜促销。”“每人10元,随便玩。”迎宾公园北边的紫薇大道聚集了不少摊贩,很多市民来此散步,有的陪孩子玩玩具,有的品味美食。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这里每天都很热闹,晚上经常带孩子过来,纳凉消暑。
乘“热”而上,当绿茵场的灯光照亮城市,安阳的夜经济,正收获“体育+”的乘数效应。前不久,备受关注的“安超”正式开赛,安阳市文体中心足球场“燃”起来。赛场外,“足球夜市”热闹得像狂欢节。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阳要把“足球+夜市+文化”打包,让全国网友看到安阳的活力。
在“夜经济”火热的同时,安阳市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市场服务保障。在中华路上,记者看到几名交警在人流密集路段设置禁停或限停标志后,走向路口引导车辆、人群分流。在CBD公园内,还有专人巡逻,对不在规定区域内摆摊、乱扔垃圾等行为及时制止,引导商家规范经营、游客文明活动。
3
景区里的“穿越魔法”
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人来说,安阳的夏夜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每晚8点,在林州市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随着一声震彻山谷的林州号子:“开山咯”——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如约开演。舞台上,千盏追光灯如银河般倾泻,让观众心系着那位峭壁之上腰系绳索、挥锤凿石的“修渠人”;数字投影勾勒出的滔滔漳河浪花翻涌,威亚悬吊的“精卫”凌空展翅,无不令人心神激荡。
《太行·红日》是一部再现“人工天河”红旗渠壮阔史诗的大型实景演出,分“天不下雨”“填平那海”“风雪水源”“天地之间”“渠成水到”“太行红日”六幕叙事,以“实景+科技”的独特理念,将巍峨的太行山化作天然背景,数字特效与灯光交相辉映,逼真场景让观众仿若重回那段激昂的岁月。
殷墟片区的旗袍秀、国潮音乐会以及小镇有戏等夜间演艺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游客。“以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为中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夜间演艺活动,受到游客喜爱。从春节到现在,我们已经举办了一百多场演艺活动,参与游客达20万人次左右。”殷墟市场营销中心营销总监马鑫说。
安阳市“演艺安阳”专班工作人员介绍,该市聚焦“文旅+演艺”业态融合,以匠心打磨项目、以科技赋能体验、以文化铸就灵魂,利用节假日、暑期旅游旺季等关键时间节点,精心布局全域演艺新场景。
“目前,安阳市常态化驻场演出如《太行·红日》《洹溯·大邑商》,均已打造成为极具安阳特色的文旅品牌IP。”该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艺术科科长尹宏杰介绍,《洹溯·大邑商》是“洹河演艺”的主秀,汛期来临后,演出场地从洹河月亮岛搬到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内的广益剧场,室内演出形式在内容方面进行了微调,并对声光电效果进行了升级,已于7月1日夜晚进行首场演出。
夜幕降临,“夜安阳”摇曳生姿——《洹溯·大邑商》以恢宏光影演绎“玄鸟生商”,引领游客梦回殷商秘境;林州市万泉湖畔,《商王迎宾》《妇好出征》等主题实景轮番登场,殷商文明焕发新彩;滑县道口古镇,杂技、魔术、汉服表演狂欢一夏……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演艺,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安阳的夜空。
“创新是夜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夜经济不仅是霓虹闪烁,更需要有创意加码、有数字赋能、有服务托底。”安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安阳将不断打造夏夜新场景,丰富新业态,解锁新玩法,助燃夜经济,让城市“烟火气”更旺。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依托点亮古城、古城夜游、洹河夜游等夜间文旅项目,安阳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达60%。
4
夜经济的“生长逻辑”
安阳的夏夜,是民生烟火的具象,是生态价值的转化,是体育势能的释放,更是文化魅力的变现。这些“夜经济场景”,绝非偶然。
“安阳积极打造夜间经济品牌,拓展文旅产业宽度和深度,做好昼经济与夜经济的有效衔接,构建新‘夜’态,为做强文旅产业奠定基础。”安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夜经济促文旅,安阳不遗余力。去年,安阳市推出“大邑商·夜安阳”夜游国庆季开放活动,围绕“夜游、夜赏、夜娱、夜购、夜食”,打造了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载体,让游客全方位领略三千年大邑商的魅力。
与此同时,划定夜市范围,白天通车、夜晚摆摊,确保夜市秩序安全;保障公园夜游灯光,推出“城市露营计划”;引入职业足球赛事,延长文博场馆开放时间……既给“野生活力”留空间,又用“规划引导”筑根基。
目前,该市夜经济已从单一的餐饮消费,向文旅融合、娱乐等多业态转变。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洹河,安阳的夜经济故事并未落幕——它是城市更新的“催化剂”,是文化传播的“新窗口”,是民生幸福的“温度计”。在安阳的夏夜,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打开方式”,而这座城市,正以“夜”为笔,书写着传统与现代共融、经济与文化共生的发展新篇章。
- 标签:
- 安阳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