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怎么干 居民说了算 ——郑州市“信托制”物业小区治理模式掠影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王冰珂

2025-09-12 10:16:08

  □本报记者 王冰珂

  从被动接受物业管理,到主动参与物业服务,近段时间以来,得益于“信托制”物业模式的实施,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北下街街道星月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不断上升。

  9月9日,记者走进星月社区,只见道路干净整洁,管理井然有序。老住户马先生热心公益,是社区物管会成员之一,每天除了接送孙子上下学,就在社区转悠着监督物业的工作。

  今年6月,郑州市推行“信托制”物业小区治理,星月社区作为试点之一,选举出物管会,与物业公司达成委托管理协议,并在银行开设共有账户,通过资金透明化对物业进行约束。

  马先生点开“郑好办”APP“信托制”物业板块,小区账户收支明细一目了然,还有在线缴费、一键报修、议事征集等功能。“物业想要动用资金,必须和物管会、业主共同商议。”马先生说,还有打扫卫生、修剪树枝、修补道路等工作不到位的,可以随时要求他们整改。

  虽然增大了约束,但物业乐见于此。“居民能看到账户资金的动态变化,更加信任物业,也更配合工作,有利于公司可持续运营。”星月社区物业经理时俊义说,短短几个月,物业费缴存率从不足一半提高至85%以上。

  物业服务关乎群众生活。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财务收支透明度低、资金使用缺乏标准、监督机制执行乏力、业主协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致使居民与物业信任缺失、纠纷频发,影响社区和谐与基层治理。

  对此,郑州市探索推行“信托制”物业模式,小区物业费及公共收益存入银行共管账户,通过“郑好办”打通与银行的数据平台,业主可通过“郑好办”随时查询账户资金的收支与结余情况。

  资金使用更加规范。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会、业主代表等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协商各项收支的合理性,提出相应物业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物业公司按约定比例提取管理费用及人员酬金,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小区服务。

  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主要负责人介绍,该部联合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推进“信托制”物业小区治理模式,打破传统的物业“买卖”对立,构建起业主大会委托、物业企业受托、全体业主受益的共赢新格局。物业“谁来干、怎么干”由居民通过议事协商自主决定,所有服务及资金全程在线可查、公开透明。

  巩义市新华路街道货场路社区拖厂北院曾是个“老破小”,2018年开展简易自治,多次尝试引入物业企业无果。经过楼院理事会、楼栋长、居民多次座谈,居民最终选定“信托制”物业模式。

  物业费、车位费存入信托账户,居民、物业实行双密码管理,收支张贴公示、线上可查;小区老人多,加强楼道扶手维护、增加巡逻频次;业主按时交费、参与志愿活动,积分可抵扣物业费或兑换物品,享受商品团购福利……入驻后,物业一系列操作迅速赢得居民信任。

  货场路社区党总支书记赵彩玲说,物业服务聚焦“明、准、暖”三个字,让业主更主动参与共治,半年时间,物业费收缴率从30%提升至90%,停车费等公共收益增加3.2万元,小区里争执少了、互助多了、环境美了,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

  变“管理”为“服务”,郑州市“信托制”物业模式正在多点开花。管城回族区街道层面成立红色物业联合党委,实现577个无主管楼院红色物业全覆盖;金水区经八路街道成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为54个无主管楼院提供物业兜底服务;中原区建设路街道华亚广场小区充分发挥业委会、物管会作用,烂尾楼蝶变幸福家园……

  截至目前,郑州市“信托制”物业模式推广至100多个小区;从“信托”到“信任”,物业与居民的良性互动,成为郑州市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的新解法。